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河北任丘有个“农机村”

发稿时间:2025-05-21 09:55:00 来源: 农民日报

  你可知道,河北省任丘市的阁辛庄村,有一个响亮的别称——“农机村”。别的不说,光是从这个村“走货”的各类农机设备,每年就有20多万台(套),不仅畅销国内,还出口到美国、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走进阁辛庄村,文明村风扑面、身临优美环境,令人格外印象深刻的,便是那浓浓的“工业气息”:全村160余家农机生产及配套企业集中连片形成规模,家家户户一年四季忙于产销,坚实的实体经济格局为村庄发展夯实着根基和底气。

  在河北峥嵘农机有限公司试验基地,技术人员正在操控专业设备检测最新下线的旋耕机。公司负责人边双印介绍:“对每一批农机产品,我们都要进行严格试验检测,确保符合质量标准。”

  近年来,河北峥嵘农机有限公司建立了研发中心,每年将销售额的5%用于研发。2024年,他们与河北农业大学“攻坚”沧州市揭榜挂帅项目,合作研发用于盐碱地的旱碱麦精量宽苗幅播种机。目前,第一代样机已在一些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进行了大面积试验示范,取得良好效果。

  合作研发、企业制造,这样的经营模式在阁辛庄村并不少见,并且很多企业还能根据用户需要,订单式生产残膜回收机、土豆收获机、田间捡石机等特殊机型。

  据了解,阁辛庄村的农机产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最初村里仅有几家车床、电焊加工厂,一般在农忙时也为农民维修农机。后来随着各地农机需求旺盛,村里发挥优势壮大产业,开始摸索零部件制造,甚至组装整机。如今,全村农机生产及配套企业总数超过160家,50%的村民从事相关行业。

  在喜神农业机械有限公司车间,负责人边涛指着正在组装的播种机说:“这台机器的轴承来自村东头部件厂,齿轮箱是隔壁机械厂生产的,控制系统由几百米外的公司提供。”这种“出门即配套”的产业形态,正是阁辛庄村农机的竞争力所在。

  目前,全村已形成“半小时配套圈”,生产一台农机涉及的100~200余种零部件,90%可在村内完成采购。产业集聚,不仅让本村企业生产成本降低约10%,紧急订单甚至能实现“当天接单、当天交付”。

  难能可贵的是,阁辛庄村并未止步于传统农机生产制造,而是不断引进先进设备,促进企业提质升级。比如激光切割机器人、数控机床加工、自动化焊接生产线等已成制作车间的标配。村里多家企业还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浙江省农机化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结成战略联盟,承担“水稻旱地直播机”“寒地粳稻直播农机农艺关键技术与集成应用”等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共拥有上百项专利。

  如今的阁辛庄农机产业,已经从“拼价格”发展为“拼技术”“拼质量”,处在同一产业链的各家企业相互促进,正在市场打响自己的品牌。在阁辛庄村主街刚刚拓宽的路上,村党支部书记、任丘市农业机械行业协会会长胡卫民说:“咱们村现在不管是整机、还是部件,都有自己的注册商标和品牌。现在村里正在将这条街道重新规划整理,把原来的厂房临街场地统一规划成布展区,这样以后不用出村就能举办大型农机展销会了。”(苑立伟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孙维福)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