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网”尽民生事 “格”外有温情

发稿时间:2025-06-22 09:58:00 来源: 河南日报农村版

  6月15日清晨,光山县弦山街道宝相寺社区居民王女士发现一只无人看管的小狗在门前吠叫,立即拨打电话通知社区。不到10分钟,专职网格员曾晓庆便赶到现场,快速找到小狗的主人并教育他将狗拴住。

  “有网格员在身边,我们特别安心。”王女士的感慨道出了社区居民的共同心声。

  宝相寺社区是一个典型的老旧社区,有常住人口5000余人。面对基础设施老化、管理缺位等难题,该社区创新推行“党建+网格化”治理模式,通过织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服务网络,让老旧社区焕发新生机。

  宝相寺社区九龙华府小区的蜕变是社区治理的生动范例。这个曾经污水横流的无物业小区,在社区党支部带领下成立业主管理委员会,通过“红色物业”模式筹措资金120余万元,完成下水道改造、路面硬化、监控安装等工程,实现了从“脏乱差”到“净亮美”的蝶变。

  “社区干部和网格员是咱的‘娘家人’!”已在小区居住13年的杨荣老奶奶看着崭新的健身器材说。

  为做实做细群众工作,宝相寺社区将1.7平方公里辖区划分为8个网格,并为每个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和社区干部。网格员们身兼宣传员、调解员、巡查员、信息员多职,常态化开展矛盾调解、民意收集、便民服务等工作。

  “我们每天在网格的时间都在6个小时以上,走访、排查,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网格员向娟说,每天她的微信步数都超过1万步,“苦点累点没啥,看到群众笑脸就值了!”

  在宝相寺社区,一摞厚厚的辖区居民信息登记表引人注目。这些登记表是社区党支部书记李艳专门设计印刷的,里面详细记录着每家每户的信息,甚至标注了房门朝向。“固定信息用黑笔,变动信息用铅笔,纸质与电子版同步更新,确保动态管理。”李艳介绍,精准的台账为精细化服务提供了数据支撑。

  宝相寺社区还把精细化服务理念渗透到每个细节,通过党员干部下沉网格,把工作触角延伸至基层“末梢”,提供“全方位”“零距离”服务,推动“一网通办”“一网统管”落地。社区党支部一班人和网格员定期巡查,奔着问题去、朝着一线走,将精细管理延伸到楼门院落,做到“大事不出社区、小事不出网格”,为县域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宝相寺样本”。

责任编辑: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