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四家子镇大兴堡村果蔬育苗大棚,村后备力量李彬正带领村民有序地忙碌着。2023年,30岁的他大学毕业后回村干起了温室大棚育苗产业,如今,已带动2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着眼破解村“两委”成员青黄不接、后继乏人,村级后备力量备而不强、备而未用等问题,从2024年开始,锦州市深入实施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程,聚焦“选、育、管、用”四个环节,1103个行政村全部培育2名左右后备人选,为新一轮村“两委”换届、接续推进乡村振兴蓄足“源头活水”。
多维选拔,打破“备而不精”束缚。坚持广开贤路、不拘一格,通过向内挖潜与向外招引同向发力,建立健全储备一批、发现一批、回引一批的选拔机制,采取个人自我推、党群代表推、村级组织推,村级考察初审、乡级评估复审、县级资格联审和县级党委常委会审定的“三推四审”方式,择优确定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2106名。组织教育、人社等部门按镇域分类建立大学毕业生、外出务工能手、退役军人、致富带头人等4类5683人的数据库,真正做到库中有人、随用随选。
精准赋能,走出“备而不强”窘境。从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的来源渠道、班子建设和乡村发展需要出发,推动组织部门会同社会工作部门和87个乡镇(街道)党(工)委逐人研究确定培养方向和措施,统筹县乡包保领导等资源,组建导师顾问团,助力后备力量帮助群众解决各类生产技术难题、调解矛盾纠纷。深化运用“三向培养”工作经验,一体推进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和农村发展党员工作。近2年来,共将510名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806名35岁以下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968名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
严管厚爱,补齐“备而不管”短板。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同步做好动态补充工作,让村级后备力量能力素质在各种历练中“水涨船高”。推动乡镇主要负责同志、包村领导、村党组织书记和驻村干部定期与后备力量谈心谈话,加强关心关爱、确保更好发挥作用。近3年来,由后备力量领办创办的各类合作社148个,成立乡村民宿、食品加工厂等经济实体62个,后备力量带动群众共同致富既有劲头又有奔头。
一线淬炼,改变“备而未用”现状。从选苗到上岗,用当其时、用当其位。坚持“成熟一批、使用一批”,根据村“两委”班子空缺情况及时补强,对表现突出者优先推荐进入村“两委”班子,对成效显著者优先提拔至党组织书记岗位。近2年来,先后推动203名工作实绩突出的后备力量按程序接任村党组织书记,247名表现优秀的后备力量提前走上村“两委”成员岗位。打造“项目跟岗+轮岗历练+定岗攻坚”培养模式,有计划地安排数据库中后备力量到产业发展、征地拆迁、信访维稳等急难险重任务中磨炼,到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各类组织中跟班学习,着力实现实战练兵与乡村振兴双向赋能。(通讯员 刘子龙 庞金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