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娥是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马坡镇的村民。以前,她在家务农,家里的大部分开销靠丈夫在外打工。自从村里把幸福食堂的闲置空间改建成标准化面点加工点,她也能赚钱了。现在,王翠娥每天利用空闲时间去加工点包包子,一天工作约5小时,加上其他面点制作等收入,每月可收入2000多元,日子更宽裕了。
“我们积极响应县里的要求,引入乡村全面振兴合伙人,从创办家具厂到开办‘技能夜校’等,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村集体的收入也有了大幅增长。”马坡镇三合新村党支部书记孙国庆介绍。
近年来,微山县通过实施“党建引领抓运营 村村都有好项目”行动,建设村级小微特色产业项目已达180余个,这些项目普遍采用“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引导村民通过多种途径稳定增收。“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强化党建引领,让户户有活干,村村有奔头,乡亲们日子越过越红火。”微山县委书记李勇说。(记者 王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