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这些年轻人交了一份怎样的青春答卷
发稿时间:2025-08-01 09:57:00 来源: 羊城派
农村天地,大有可为。在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安塘街道的田间地头、农家院落,有一群年轻身影用脚步丈量热土,用汗水浸润希望。如今,这批乡村振兴志愿者两年服务期满,他们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画卷上,留下了什么样的青春记忆?
用“脚力”丈量民情,躬身当好“政策宣传员”
“小朱,这‘百千万工程’具体能给我们村带来什么实惠?”面对村民的疑问,志愿者小朱总能拿出随身携带的“政策手册”,用方言拆解专业术语。两年来,志愿者们化身政策“翻译官”,走遍街道14个村社、68条自然村。他们通过祠堂会、田间课堂等方式,开展了60余场政策宣讲,有5000多人听过他们的宣讲。“这些年轻人把政策讲到了我们心坎里,也帮我们理清了发展思路。”安塘村党总支部书记陈伟兵的话道出了村民的心声。
他们不仅“动口”更“动手”,协助村委整理完善“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等资料台账,标注出各村的产业优势、基础设施短板,为街道制定实施方案提供了第一手数据。
用“智力”赋能产业,精准当好“发展参谋员”
“多亏小李借助农村电商工作站帮我们宣传农产品,现在村里的无花果、桑葚不愁卖啦!”都栗村党支部书记叶清华看着手机上采购信息,笑得合不拢嘴。志愿者小李发挥电商专长,利用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和农村电商工作站平台资源,牵头举办茶叶栽培、番薯种植等培训课以及“乡村电商培训班”。各领域专家为农户进行技术指导,直播名师手把手教村民直播带货、店铺运营。两年来,志愿者累计协助举办34场直播带货,吸引50万人次围观,让安塘好物“触网腾飞”,从“幕后”走向“台前”。
志愿者还组织农业培训活动17场,培训农户、种植大户约400余人次,带动300余农户增收,助力各类农产品销售约15万元,让“百千万工程”的产业根基越扎越牢。
用“合力”共筑家园,倾力当好“治理勤务员”
“张奶奶,现在台风天风大雨急,路上不安全,您尽量别外出啊!”台风来临,志愿者小胡关心地嘱咐老人。在抗击台风“泰利”“蝴蝶”汛情中,志愿者总是冲锋在前,全力排查和整治各类隐患点。
平时,他们的工作更琐碎繁杂,当前乡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已经常态化,他们一处一处地推动工作,开展“农村生态小板块”建设,让80余处卫生死角、闲置地蝶变为村民休闲的“幸福园”。这些年青的志愿者还积极探索多元构成的网格联动模式,调解邻里纠纷,推动完成村道硬化、路灯亮化等民生实事,切实提升了乡村治理的温度与效能。村里群众提起这些志愿者,都竖起了大拇指,“以前村里环境脏乱差,现在干净又美丽,志愿者们功不可没。”村民们的点赞,是对志愿者服务最生动的肯定。
如今,服务期满的志愿者们即将告别安塘,但他们播下的种子已悄然发芽。村民们轻快的笑容里藏着对新生活的笃定,田间地头长势喜人的经济作物映着产业兴旺的希望,村口崭新的文化广场上回荡着邻里相聚的欢语……这些变化,正是青春力量融入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正如志愿者们在临别留言中所说:“安塘的故事不会结束,我们会带着这份记忆继续前行。”
记者 郑俊良 通讯员 梁天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