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社区)“两委”换届,不仅是选出新班子,更承载着夯实党在农村执政根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任。其制胜关键,既在选举程序执行,更在前期谋篇布局。四川省绵阳市在换届之前提前布局、下足功夫,通过环环相扣的举措,用心下好换届“先手棋”,夯实后备力量培育坚实基础。
做好换届准备,关键在压实“一把手”责任。将换届作为“一把手”工程,推动县乡党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全程主抓。进一步拧紧“市级统筹、县级主责、乡级落实”责任链,通过清单管理、责任状、强化督导等方式,确保压力直达“最后一公里”。尤其强化对乡镇党委书记这一“关键棋手”的指导监督,使其吃透政策、把控风险、规范操作。
选优配强“头雁”队伍是换届的核心任务。提前拓宽视野,打破行业界限,精准摸排在外优秀青年、退役军人、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等,纳入后备库。创建“头雁”培育工作室,实施“育苗计划”,围绕基层党建、乡村治理、集体经济发展等核心能力,开展菜单式精准培训。推行导师帮带制,由优秀村干部“一对一”或“多对一”结对指导,重点在实战中压担子、搭台子,安排其参与乡村振兴、环境整治、应急处突、矛盾调解等重点任务,加速成长成熟,为换届及乡村长远发展蓄足源头活水。
深度分析研判是精准识人、配强班子的基石。下足“绣花功夫”,构建全方位研判机制,实现全真画像、靶向施策。提前选派力量下沉,围绕德、能、勤、绩、廉,对班子运行、干部表现、后备成熟度、党员群众意愿进行深度“扫描”,为进退留转提供可靠依据。加强全方位印证,综合运用民主测评、深度访谈、实绩分析等方式,交叉验证、校准结果,确保客观公正全面。坚持先整顿、后换届,对重点难点村制定务实管用的“一村一策”,确保问题早发现、早解决。(刘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