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人蒋劲靠直播让蜂蜜销量大涨,村党支部书记何晓芳用镜头把乡村美景传向远方……前两期学员的成绩就是你们的目标!”近日,重庆广电梦界空间副总经理刘昀在“乡村网红”市级调训第3期开班仪式上的话,拉开了重庆高素质农民数字培育新一批实践的序幕。自“乡村网红”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实施以来,重庆推动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流量变成“真金白银”,为乡村全面振兴与农业强市建设注入了强劲的数字动能。
实战培训破解流量密码
“乡村网红”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由重庆市农业农村委、重庆广电集团联合主办,针对农产品电商“涨粉难、卖货难、运营难”痛点,打造“理论+实操”双轨课程。学员既在课堂学习短视频脚本创作、拍摄制作、账号搭建、直播话术等核心技能,又走进璧山区遇见天河生态农庄等田间地头,开展短视频实战与直播全链条验收。“在果园边摘边播,观众能看到果子挂枝的新鲜度,信任度一下就上来了。”綦江区学员赵小云的实战体验,正是培训贴近产业需求的缩影。
培训还引入AI数字人应用、智慧物流云仓等前沿内容,构建“资源整合—内容生产—商业转化”体系,要求学员作品围绕“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突出重庆乡村特色,讲好巴渝乡村故事。此前结业的首期学员中,合川区郑燚的抖音账号单条视频最高播放量32万,直播间同时在线人数超6000人,柑橘订单排至国庆节;两期学员累计发布短视频127条,直播带货转化率达行业平均水平的2.3倍。
“乡村网红”市级调训第3期在重庆广电梦界空间电商直播基地开班,又一批30名学员将开启14天的培训,课程涵盖短视频创作、直播带货、品牌推广及电商运营等实用内容。市农业农村委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乡村人才专班副研究员王海燕在开班仪式上说:“师资、基地都经过层层筛选,希望学员学透本领,把电商新思维带回农村。”承办方梦界空间(重庆)数智科技有限公司也将携手重庆广电新农村频道,助力学员成长为兼具传播力与带动力的乡村人才。
培育体系释放乘数效应
据了解,为培育“乡村网红”,重庆已形成“市级调训+区县孵化+常态化赋能”的立体化人才培育网络。截至今年8月,全市累计培育“乡村网红”近500人,带动农产品销售超1.2亿元,粉丝总量突破3000万。
在市级层面,调训班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今年已规划启动6期市级调训班,全部实行小班教学,每期30人,依托重庆广电电商直播基地搭建起“学艺”到“实战”无缝衔接通道。首期学员何晓芳打造的“村支书探乡村”账号,3个月内吸引粉丝8.7万,直接带动当地民宿预订量增长210%;云阳县“小叶片”团队通过培训,年销售额达3000万元,还吸引了82名年轻人返乡创业,形成“头雁领航”的带动效应。
区县则结合自身特色开展精准孵化,让培训更贴合本地产业需求。潼南区开展“村播”三级培训,重点培育“潼南好品”“潼南美景”等特色IP;巫山县双龙镇开设“3天速成班”,帮助零基础学员快速上手,结业后有人实现单场直播最高销售额11万元;巴南区引导学员围绕“乡”“土”创作内容,“程队长”等账号单条视频点赞超50万,带动家乡蜂蜜销量增长180%;垫江县打造“电商直播街”,打造出“小山村女支书”等5个标杆直播间,年销售额超500万元。
为了让培育持续落地,重庆还建立了常态化赋能机制,构建“线上学习+线下集训+导师帮扶”的长效模式,西南大学等高校通过“头雁”项目,为学员提供供应链对接、品牌策划等长期支持。去年“头雁”项目中,100名“乡村网红”学员通过集中学习、在线学习、体验式学习等方式,系统掌握了直播带货技巧与农业经营管理知识。
数字引擎带动产业发展
“乡村网红”的崛起,正悄然重塑重庆的乡村产业逻辑,让流量真正转化为“留量”,带动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北碚区“又见柳荫”通过短视频展现乡村新貌,吸引游客年均增长330%,周边农家乐收入随之翻番;大足区“最忆小橘和朋友们”通过分享柑橘种植技术,推动当地柑橘品种改良和标准化生产,让亩均收益提升35%;巫山县竹贤乡福坪村党支部书记黄文刚通过直播推介高山蔬菜、核桃林和乡村旅游,不仅带动农产品订单增长200%,还让七贤寨漂流项目游客量同比增加150%。
与此同时,重庆还注重引导“乡村网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创作,让内容既有烟火气又有正能量。巴南区“程队长”以“正能量乡村生活”为主题,单条视频点赞超50万,带动家乡蜂蜜销量增长180%;云阳县“小叶片”团队成员叶红梅凭借优质内容和带货能力,获得全国农村直播电商大赛第五名,成为国家级讲师。
着眼长远发展,重庆将持续深化“乡村网红”培育机制,计划到2027年实现“一村一网红”的目标。一方面,依托“重庆乡村振兴学院”等平台,创新开展“直播电商+生态旅游+非遗传承”等跨界培训;另一方面,整合农业农村、商务、文化和旅游等部门资源,为“乡村网红”提供品牌认证、金融扶持、冷链物流等全周期服务,解决他们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乡村网红’不是终点,而是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市建设的新起点。”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一级调研员孙伟表示,重庆将通过“流量扶持+供应链对接+政策激励”多管齐下,让更多乡村青年成为“看得见的声音、带得动的力量”。正如结业学员所言:“我们愿做乡村振兴的星星之火,让巴渝大地处处闪耀希望之光。”(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邓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