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生态蝶变铺就乡村振兴路

发稿时间:2025-09-12 11:25:00 来源: 农民日报

  天边刚露出鱼肚白,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张岩嵛村党支部书记兼村级河长郝振营便握着一根特制竹竿出门了。这根竹竿是郝振营自创的巡河“法宝”——竿身每10厘米刻着标记。行至沁河青年桥段,他照例将竹竿探入河底,刻度显示水深1.5米。“比3年前整整提升了30厘米!”53岁的郝振营笑着说,“以前这竿子主要用来捞垃圾,现在倒成了生态测量仪。”

  如同这根竹竿扮演过两种角色,在郝振营的记忆里,沁河也有两幅截然不同的模样。“以前的沁河污水横流、垃圾成堆;现在的沁河水流清澈、岸绿景美,巡河的心情也敞亮多了。”

  郝振营巡视的沁河横贯邯郸市主城区东西,是滏阳河主要支流之一。沁河在复兴区内全长约30.6公里,流经23个村庄,滋养着沿岸的生命与生机。

  然而,作为工业老区,复兴区沁河两岸曾遍布铸造、钢渣、石料等污染企业,河道内工业、建筑、生活垃圾遍布,由于没有足量水源补充,加之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无序排放,导致水环境污染严重,一度丧失生态功能。

  为重现碧水清波,复兴区坚决关停重污染企业,全面清零“散乱污”作坊,实施“引漳济沁”工程,年累计引漳河水300万立方米注入沁河,沁河水质实现跨越式提升。自2020年以来,沁河水质持续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在此基础上,复兴区沿河建起全长16公里的沁河郊野公园,在保留原有3万棵树木的同时,补植5万余棵乔木,打造出集生态涵养、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绿色廊道。

  生态环境的蝶变,为沿岸村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4月15日,投资人孔德智来到沁河沿岸的康河村后敏锐嗅到商机:“这里有水有树,绿草如茵,就像一个天然氧吧,太适合建露营基地了。”

  调研考察、项目选址、规划业态……不到1个月,这座占地70亩的奥隆萤火虫趣野营地就投入试运营。“我们立足城市近郊的地理优势,充分利用沁河生态水系与森林资源,打造沉浸式生态体验,为都市人群提供高品质的户外休闲目的地。自5月开业以来,营地已接待游客近3万人次。”孔德智介绍。

  如今,依托沁河沿岸优美的自然风光,游乐园、农家乐、特色餐饮、露营基地、亲子教育基地等多个文旅项目相继落地,形成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苏腾飞)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