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11名大学生返乡当“村官”,拍短视频带火小山村

发稿时间:2025-10-15 10:10:00 来源: 半岛都市报

  农村年轻人越来越少,村干部老龄化,缺乏年轻的活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去年12月份,青岛西海岸新区张家楼街道开展了“雏雁星火”计划。11名大学生选择回到自己的村子担任“村官”,参与村里的事务。他们下地干农活,帮村里民宿寻找客户……为了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晚上拍短视频介绍村里的特色农产品,打通线上销路。村里也觉着年轻人带来了新活力。这些返乡大学生适应得如何,给乡村带来了哪些变化?10月14日,记者对这些返乡的“雏雁”们进行了专访。

  放弃城市高薪,返乡当“村官”

  去年7月份,23岁的王晓辉大学毕业,主修学前教育。毕业的时候,她已经接到了一家大型教辅机构的录取通知。但是,母亲的一通电话让她改变了决定。

  “村里招大学生,要求本村户籍,要不回来试试。”王晓辉说,教辅机构收入比较高,干得好一个月轻松过万元,但是,工作压力也大。王晓辉的老家张家楼街道达尼新村,是著名的油画小镇,还有很多蓝莓种植园以及漂亮的旅游景点。

  王晓辉介绍,村里这几年文旅产业发展很快,开起了不少民宿、采摘园等。回村任职,收入可能少一点,但能在父母身边工作,感觉更踏实。于是,她参加了街道组织的考试,成为一名村支书助理。

  “我就是农学专业,回村正好专业对口。”今年27岁的崔铭磊是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听说村里要招大学生,他毫不犹豫就选择了报名。

  崔铭磊的老家在崔家滩,蓝莓种植园比较多,其他大部分是农产品。他在学校里看到很多乡村振兴的案例,也研究过很多农村发展的路径,他自己也想施展一下抱负。而且,村里大部分是老年人。像他们这些考出去的大学生,很多都留在了城市里。如今能回自己的村发展,确实有点想大干一场的冲动。

  今年28岁的逄硕之前到电商公司实习过,有相关经验。如今,农产品想卖出好价,线上渠道很重要。在城市里,可能并不缺这样一个打工人。而老家,更需要他们这样的年轻人,能拍视频帮村民打通线上渠道。

  据介绍,这是张家楼街道办事处去年开展的“雏雁星火”计划,公开对外招聘原籍大学生返乡。最终,11名大学生被成功录取,安排到各自的村里担任村支书或者村委会主任助理。

  组团拍短视频,带火小山村

  “刚回村就被泼了一盆冷水。”崔铭磊说,村里的蓝莓种植园规模相对小,难以用上机械化。只有一两家做得好,吸引客流量有限。他想着如果扩大规模,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打造出更好的品牌。但是,真正操作起来,土地流转、协调各村民的利益比想象中要难很多。

  “有一次办理业务,一个村民吵着要提前办,我当时都吓蒙了。”王晓辉说,以前没见过这样的场景,不知道该咋办。幸好,这个时候“师傅”也就是村支书走过来,将村民拉到一边,耐心地解释了十几分钟,才终于说服对方。王晓辉说,这个时候她也体会到,农村工作的复杂性。

  为了整治村容村貌,村里要规划统一的农机停车场。“当时没找来挖掘机,村里的人就一块动手干。”崔铭磊说,在家里,父母从小也没舍得让他干这些。但是,你只有俯下身子,脚踏实地干活,村民才会信任你。

  为了带动村里发展,11名返乡的大学生决定抱团取暖。他们分成了两组,分别注册了短视频账号。在账号里,他们分享镇里的种植园、民宿和风景点等等,并且将这些串在一起介绍。

  “很多人通过视频,了解了村里的民宿,收入翻倍增长。”王晓辉说,他们还在尝试过程中,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到他们的村子,带动村里经济的发展。

  已经过一年锻炼,期望雏雁变头雁

  崔铭磊说,经过一年锻炼,对于基层生活有了更实际的认识。作为返乡大学生,他们都是本村的人,更有责任为村里的经济发展做贡献。除了拍短视频,他们还将尝试直播、拍短剧等方式,将家乡宣传出去,用流量带动村里经济发展。尤其是他们村里大棚蓝莓的种植比较多,希望能够做好产业化发展,做好研学活动。

  王晓燕说,工作快一年其实感触很多。在村里工作,既要有原则,也得有灵活性,了解每一个村民的诉求。

  据媒体报道,对于这些返乡大学生,当地政府部门也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规划以及成长路径。未来,这些大学生们将会陆续成为村里的主要力量,带动村经济的发展。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孙桂东)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