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王春:“三金”富乡亲 村落焕新颜

发稿时间:2025-10-17 10:08:00 来源: 农民日报

  在山西省大同市太白山东麓山间谷地,藏着一个名叫下车河的小山村,这里草甸、溪流、森林自然景观丰富,是天然的度假游玩“氧吧”。过去的大同市灵丘县下车河村交通闭塞,贫困程度较高,如今村集体年收入达130万元。20余年发展,下车河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党支部书记王春既是见证者,亦是推动者。

  1997年,下车河村都是破旧的土坯房,村民“靠天吃饭”,人均年收入不足2300元。34岁的王春看到村子衰败景象,毅然决然地从大同煤矿回到家乡,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的重担。

  “我是下车河人的儿子,绝不能眼睁睁看着家乡落后,不带领大家富起来,我这辈子都无法安心!”王春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刚当村党支部书记,王春便四处取经,学技术、寻出路,奈何缺乏经验和市场渠道,并未取得理想成效。

  转机出现在2013年,灵丘县将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作为强县富民的战略目标。“这便是改变下车河村的绝佳时机。”王春敏锐地捕捉到了这次机遇,为村子争取有机农业示范项目等建设工程,把全部心血扑在村子里。

  为带动大家致富,王春组织相邻的两个村78户182位村民,联合成立了灵丘县道自然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进行有机农业、旅游观光、畜牧养殖项目综合开发。

  “生态好村子发展才能好,为将有机农业做大做强,我们严格按照有机标准进行生产,采用有机肥、生物肥、矿物肥培肥土壤,还与中国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等高校开展合作,对村庄生态指标进行监测。”王春说。

  如今的下车河村已然成了“山水绿”“村整齐”的山水特色乡村,“梦幽谷”“冰雪缘”“小动物园”“清水渔庄”等旅游项目相继建成,会展中心、接待中心、民俗博物馆、生态餐馆等乡村新业态满足各地游客不同需求。

  在王春的带领下,“一地生三金”不只是美好愿景,土地流转租金、园区务工薪金、旅游分红股金切切实实富了村民的“钱袋子”。如今,村民人均收入突破2.6万元。

  下车河村不仅实现了经济上的华丽蝶变,精神文明的“沃土”也孕育出丰硕果实。村里先后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用制度规范引导文明新风;“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年年开展,让孝老爱亲、邻里和睦的传统美德深入人心。

  每天清晨,王春都会在村里走上几遭,看晨光里民俗客栈的灯笼渐次点亮,望远处有机稻田里村民忙碌的身影,他的脚步总是轻快又踏实。“现在的下车河村,有产业、有人气、有温情,我们要把有机农业做得更精,要把生态旅游做得更活,要把乡村建设做得更实。”王春对未来满怀信心。(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庞博)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