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余:小蜜桔做成大产业的“甜蜜答卷”
发稿时间:2025-10-18 10:44:00 来源: 农民日报
一颗新余蜜桔,在品种改良科技“锁鲜”后,到底能有多甜?
含糖量高达16.1%,酸度仅为0.73%,堪称柑橘界的甜酸佳品。
一颗新余蜜桔,在今年10月1日冠名高铁、在北京南站正式上线试运行后,品牌到底有多强?
这列承载着甜蜜与希望的品牌专列,作为流动的城市名片,以风驰电掣的“中国速度”,将新余蜜桔的甘甜醇美与城市魅力传遍千里铁道线,驶入全国旅客的心田。
一颗新余蜜桔,在插上国家品牌的翅膀后,到底能飞多远?
在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定后,新余蜜桔出口规模迎来新的增长,远销越南、泰国、俄罗斯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
一颗新余蜜桔,在有了农文旅的加持后,到底能有多富?
预计今年新余蜜桔全产业链总产值50亿元;带动农民就业5万余人,人均年增收1万余元。
在新余蜜桔丰收之际,在2025新余仙女湖马拉松暨新余蜜桔推广季活动举行前夕,走进新余,探寻小蜜桔做成大产业的“甜蜜答卷”。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改革先从农村经济入手。新余蜜桔就是在改革开放大好形势下进行自主研发、选育、推广、发展起来的。因此,可以说新余蜜桔是一棵“改革树”,新余蜜桔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创新提升。
1977年,新余农业技术专家顾承业在进行柑橘种质资源普查时,在渝水区彭家村橘园中偶然发现的一株优变单株,抗性强、品质好,他如获至宝,当时暂定名为“彭家39号”。1978年,他嫁接80余株,均表现突出。1978年至1980年,“彭家39号”连续3年参加全省蜜桔评比,均获第一名,于是顾承业开始建种苗和示范基地80余亩。随后,通过了江西省果树专家的评审,1999年正式定名为新余蜜桔。
从1977年那一株承载希望的“彭家39号”到现在遍布新余的22万余亩,新余蜜桔的发展经历了三次飞跃。
1997年,新余市蜜桔亩产达4000至5000斤。因其品质好、产量高、效益好,被列为江西省浙赣沿线地区柑橘主推品种,带动了全市3万多农户参与种植。这是新余蜜桔的第一次飞跃。
1999年至2006年,新余市大力推广温州蜜桔嫁接新余蜜桔,效益翻了两番。“高接换种”是新余蜜桔的第二次飞跃。
2006年新余市成立果业局,2007年将“十一五”建设10万亩新余蜜桔工程纳入农业头号工程,出台《10万亩新余蜜桔产业工程实施意见》,这是新余蜜桔的第三次飞跃。当时大批农户开始在罗坊、姚圩、人和等乡镇大规模种植,形成了哲划线果业带、蒙山果业带、沪瑞高速果业带3个重点产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余市通过发展新余蜜桔产业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致力于将新余蜜桔培育成“脱贫树”“富民树”。
如新余市蒙山实业有限公司利用新余蜜桔种植基地,通过“公司+贫困户”的方式,采取资金入股分红、安置就业、技术指导、销售水果等方法进行产业扶贫,与7个村委、177户、332名精准扶贫对象签订了产业扶贫合作协议,入股扶贫资金99.6万元,以不低于10%进行年度分红,保障贫困户每人每年300元的分红;2017年,新余市蒙山实业有限公司务工费用支出300多万元,公司聘用的务工人员大部分为贫困人员和残疾人。据统计,脱贫攻坚时期,新余市通过发展新余蜜桔产业帮扶4000余户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余市乘着东风,决定实施农业产业九大工程,其中优先发展新余蜜桔等优质水果工程,为推进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助推农民脱贫增富注入了新动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新余市借此契机出台措施,进一步增强对新余蜜桔产业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力度。对新栽新余蜜桔面积连片5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市、县(区)财政按每亩500元补助,并进一步完善新余蜜桔种植补贴体系,分阶段试点并逐步推广,确保政策红利精准惠及农户与企业。
如今,新余蜜桔真正成为“富民树”。新余蜜桔亩产量一般为4000公斤左右,高产地块甚至可达5000公斤以上,与其他早熟温柑等品种相比没有明显的大年小年之分。这些因素共同使得新余蜜桔在保障果农稳定收益方面表现突出,亩纯利5000元以上,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要实现大丰收,必然要发展大产业。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江西时强调,要推进农业产业化,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把农业建设成为大产业。
科技是现代农业产业的第一生产力。新余市不断增强科技对新余蜜桔产业的贡献力,种植近50年来,经过几代果业技术专家对新余蜜桔栽培技术的不断探索与总结,逐步完善并形成了《新余蜜桔标准化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手册》,目前,该技术推广面积达到12万亩。
近日,由江西农业大学牵头,新余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参与完成的《江西名优柑橘绿色保质保鲜技术研创与产业化应用》项目,荣获2024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项技术不仅破解了柑橘采后保鲜难题,更让新余蜜桔插上“科技翅膀”,为产业增效、农民增收注入强劲动力。
经过持续攻关,无核新余蜜桔品种选育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已成功嫁接繁育了无核优株苗木3000株,同时,正在积极开展国家新品种认定申报工作。
为了有效抵御柑橘黄龙病,确保新余蜜桔产业的稳健发展,渝水区水北镇南陂村的江西嘉木科技有限公司苗木繁育基地创始人敖晓秋携手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共同打响了“柑橘保卫战”,在水北镇建立了新余首个无病毒苗木基地。该基地的无病毒新余蜜桔苗木,均源自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从健康柑橘中精心提取的优质芽体。这些芽体在高度无菌的实验室环境中经过组织培养,确保无任何病原体残留。之后,被嫁接到健康的砧木上,经过一系列严苛的生长控制和病毒筛查,最终培育出完全无病毒的无菌树苗。
品牌农业是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路径,新余蜜桔坚持走一条以品质立身、以品牌取胜的精致农业之路。
近年来,新余市持续加强新余蜜桔的品牌建设,注重在品牌化过程中与全球市场的互动及文化关联,不断提高国内国际影响力。2004年,新余蜜桔荣获“全国优质果品”称号,2005年再获“江西省名牌产品”殊荣,2013年新余蜜桔荣获原国家工商总局颁发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而今年新余蜜桔更是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定和保护。今年,新余市着力构建“1+N”品牌体系,支持市农发集团打造“桔鲜子”等子品牌,积极申报“赣鄱正品”等认证。
近年来,新余市在央视等媒体开展新余蜜桔专题宣传,在沪昆高铁、南昌西站、抖音、阿里巴巴、京东等进行广告宣传,同时还在高铁站、北京王府井大屏等人员集聚区惊艳亮相。
品牌建设一系列“组合拳”进一步彰显了新余蜜桔卓越品质、独特地位、全球影响,让新余蜜桔成为新余市最具知名度的农产品,成为全市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更成为新余市第一个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农产品。
如今,新余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蜜桔“本地早”种植区。新余蜜桔已经成为助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的现代农业大产业。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2024年,《新余市推动新余蜜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出台,明确提出到2026年,全市新余蜜桔面积增长并稳定在22万亩,总体实现高产稳产,总产量达到50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50亿元,带动农民就业5万余人。今年,新余市制定《新余蜜桔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推动新余蜜桔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
中国文化是自信之基、力量之源。新余市顺势而为,文化赋能新余蜜桔,培育新业态,更好地推进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将新余蜜桔根植成新余富民富市的“信心树”。
新余多年来连续举办新余蜜桔文化节,以此为载体培育农文旅融合新业态。2024年10月,新余市将仙女湖马拉松赛与新余蜜橘文化节融合举办。通过将体育赛事与文化节相结合,深挖文旅发展潜力,以桔促旅、以旅兴桔、以文润城,新余市成功地将自身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及特色农产品进行全方位展示,在提升新余蜜桔品牌影响力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
为进一步推动新余蜜桔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农商文旅体健”融合发展新样板,今年10月下旬将举行2025仙马市集暨“农商文旅体健”融合展示推广活动,融合开展新余蜜桔推广季、仙马甜蜜之夜音乐汇、新余油茶文化活动周、新余美食市集、新余中医药秋季养生市集、新余购房优惠季、新余文体旅市集暨“仙马音乐加油站”等活动。
“农商文旅体健”融合的核心是桔文旅,新余蜜桔三年倍增行动方案将这一核心体现得淋漓尽致。方案明确提出,一方面打造桔文旅融合项目。依托新余市农业发展集团等国有企业,加快建设集智慧种植、分选加工、电子商务、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新余蜜桔智创园;重点推进马洪蜜桔产业园、姚圩“七里山·蜜谷”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马洪一字岭、姚圩七里山等一批休闲采摘园。另一方面,创新桔文旅业态。深入挖掘桔文化,融入旅游产品设计;规划建设蜜桔主题民宿、特色餐饮;加强蜜桔文化科普教育,规划建设新余蜜桔文化博物馆。
文化赋能、农旅融合,通过精深加工,不仅研发出了蜜饯、蜜桔酒、蜜桔酥等新产品;而且进行文化融入,让新余蜜桔有了N种形态。
秋尝蜜桔鲜果、夏吃蜜桔雪糕。炎炎夏日,在水北镇江西天凯乐食品车间,新余蜜桔雪糕生产线满负荷运转。提到和新余蜜桔的结缘,该公司总监龙翔飞感慨地说:“2021年下半年,新余蜜桔滞销,我们主动研发,既解决了本地农民的困境,也拓宽了研发创新渠道。”这次尝试是传统美食和现代冰饮的完美融合,现在公司每年要向农户收购500吨左右新余蜜桔,丰产的时候超过800吨。新余蜜桔华丽变身为本土冰饮,让田野间的甜香转化为村民增收的实在收益,成为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的金色纽带。
逛完新余景点,带走蜜桔邮戳。“每盖一个新余蜜桔邮戳,就像收藏一份新余的甜蜜。”从浙江来新余赏桔、吃桔的周女士说。近年来,新余邮政捕捉集邮戳文化热潮,与地方文旅深度融合,打造出以新余蜜桔为主打的“新余印象”纪念邮戳系列。这些凝聚新余特色和本土文化的文创产品一经推出便引发热烈反响,让本地集邮爱好者争相收藏,也让外地游客将“新余记忆”以独特方式带到远方。
“为爱奔跑,为甜蜜而来。”2024年新余仙女湖马拉松赛和新余蜜桔文化节联合举办,共吸引全国2万余人参与。赛场不仅安排了新余蜜桔及农产品的展销,还组建了新余蜜桔青年跑团,将新余蜜桔果品袋和新余蜜桔文创手办直接装进选手赛事包,满满的桔香沁人心脾,甜到了大家伙的心坎里。更加重要的是,赛事期间带动新余蜜桔销售3万吨,拉动酒店入住率达98%。
“农商文旅体健”融合发展战略,为新余蜜桔品牌建设“上分”。当甘甜果肉融入雪糕掀起“舌尖风暴”,当传统果品变身文创邮戳里的城市符号,当金黄的新余蜜桔化身马拉松赛道上的活力补给——新余蜜桔正以一场场跨界实验,将静态农产品转化为情感化、故事化的消费符号。通过新余蜜桔的华丽变身,构建起多维度融合的“农业+”生态圈,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全新动能。
新余蜜桔: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冠名高铁品牌专列
2004年,经原农业部柑桔及苗木质检中心鉴定,其固形物含量平均值达到14.84度,是国内外少见的高糖柑桔品种,新余蜜桔获得农业部“全国优质果品”证书。
2005年,新余蜜桔获“江西省名牌产品”;江西省商检局授予新余市“中国新余蜜桔出口种植基地”荣誉。
2010年,新余蜜桔获得原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2012年,新余市获“中国蜜桔之乡”称号。
2013年,新余蜜桔获得原国家工商总局“新余蜜桔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3年成功续展。
2025年,新余蜜桔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定和保护。
2025年10月1日,新余蜜桔冠名的高铁专列在北京南站上线试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