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浙江:助力青年入乡发展“送一程”

发稿时间:2025-10-22 10:57:00 来源: 农民日报

  走进位于浙江建德市寿昌镇的创新创业创富中心,这里是全省首批乡村人才振兴“四链”融合发展集聚区的试点创建区域。短时间内,在资金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的协同发力下,53个创业团队汇聚于此,创造1100多个长期就业岗位、500多个弹性岗位,去年的农业生产总值接近4.7亿元,若按全产业链口径统计则达到8.5亿元。

  据介绍,在寿昌这一集聚区的整个人才矩阵中,既有从事种苗研发、农业种植的经营主体,也有延伸到加工、商贸的企业,还有从事文旅业态运营的“乡村梦想家”团队,各方主体依托平台支撑,合力共推“十里寿昌江”片区兴村富民。去年,全镇农民人均收入突破4万元大关,同比增长6%,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12.5%,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以才兴业、以销强链”的共富方针。

  以寿昌为缩影,在畅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上,浙江始终把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作为重要切入口,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在过去实践基础上,今年,浙江省财政厅以部省协同推进青年入乡发展集成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现代“新农人”培育力度,全面强化青年入乡“引育用留”全链条政策供给,推动打造以千名“浙农英才”、万名乡村产业振兴“头雁”、十万农创客、百万现代“新农人”为核心的“1111”乡村人才矩阵。

  据统计,在全省9.4万名“农创客”中,“90后”与“00后”占比达到66.3%,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有45.3%,乡村创业创新活力明显增强。为进一步强化乡村创业创富平台建设,推动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探索乡村共富实践新路径,同时引导各地因地制宜改革优化乡村振兴财政政策供给模式,浙江自去年起启动乡村人才振兴“四链”融合集聚区发展建设试点,采取“定额+激励”方式对试点县市予以最高5000万元省补资金奖励,重点支持打造现代“新农人”创新平台和创业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紧扣青年入乡第一站服务需求,浙江还筹措近1亿元资金,推动建设1157个青年入乡实践站点,为大学生等青年群体入乡实习、就业和创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今年,该项目入选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截至7月底,全省站点已累计发布实习就业岗位8826个,共招引进站青年7804名。

  在财政资金引导下,金融“活水”也加速流向入乡青年,助力“扶上马后送一程”。浙江省农业融资担保公司为农创客量身打造“农创担+产业担”服务方案,提供无抵质押、便捷高效的政策性担保服务,解决农创客创新创业的融资难题。农行浙江省分行、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等金融机构也针对“新农人”“农创客”等主体推出多款专项产品,支持其创业创新和促农增收。

  浙江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财政部门将紧紧围绕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聚焦“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建设和重点村片区组团发展,以支持青年入乡发展为主线,纵深推进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奋力打造以人才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省域样板。(刘煜之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