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四季仙果”串起兴村共富链

发稿时间:2025-10-24 10:11:00 来源: 农民日报

  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谢塘镇晋生村,蜜梨与电影正发生着美妙的“化学反应”。这里是著名导演谢晋的老家,品完蜜梨,再逛由老粮仓改造而来的“晋生星片场”,穿越光影隧道体验电影研学,成了许多人流连忘返的打卡行程。为了把流量转为“留量”,几年前,晋生村就与周边7个村联营,强化整体运营效能,合力打造以美食、美景、乐游、乐创四大市集为一体的青春消费文旅专线。眼下,以梨为媒,串起农文旅融合,连同“梨园八景”,一个乡村大景区加速崛起。

  若是把目光加以拓宽,在上虞,这幅由产业链串联而成的好图景取名“四季仙果”,背后的共富兴村链清晰可见。从隆冬上市的草莓,到春日的樱桃、桑果、蓝莓,再到6月杨梅熟、7月葡萄挂满枝,直至秋日柿子红,初冬板栗甜,假如单兵作战,量少时间短,链条不长、难有溢价,但转变思路化零为整,打造四季不断的采摘之旅,一下化弊为利,优势脱颖而出。

  因为“四季仙果”的耦合,谢塘与盖北两镇本就地缘接壤,如今更加唇齿相依。盖北镇被誉为“江南吐鲁番”,其内部也在不断试图拉长时间轴,通过丰富品种、新建设施,供应期可达150天。这种水果间的组团闯市场,并非简单物理组合,而是以一产为基础,深度挖掘其生态、文化、休闲等多重功能,实现农文旅的互促互融。

  以上虞区丁宅乡“一溪两岸”3个村组建起的共富片区为例,其本身水果资源也很丰富,“仙果+”已衍生出大能量,业态之间实现通票引流,上半年接待游客超41万人次,闲置资源对外从招商变为选商。去年,片区内村均收入达158.9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达123.9万元,村民人均收入5.5万元。

  上虞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韩茜莹告诉记者,产业链是整个共富片区的骨架,在打造兴村共富链时,尤为注重发挥党建联建机制的桥梁纽带作用,突出规划联动、组织联建、市场联姻、人才联育,来提升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统筹力、向心力、竞争力和内生力,最终落脚点在强村富民上。

  在“四季仙果”三产融合的同时,传统水果也在夯实底座。今年,以省级“土特产”精品培育试点建设为契机,上虞建成总投资7100万元的杨梅加工项目两个,累计收购周边农户杨梅4500余吨,提升附加值30%以上,强力托底杨梅售价。目前,全区已累计建成408座冷库,覆盖所有乡镇街道,再加上科技赋能,鲜果“小而美”更加突出,也更具底气。

  一年四季,鲜果不断,农事节庆亦是此起彼伏。近几年,上虞整合各类项目资金超过19亿元,以水果为纽带打造共富片区,推动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由此,要素流动就有承接平台,青年入乡就可大显身手,6300多幢农房得以激活,1500多名“农创客”活跃乡间,撬动了29.3亿元社会资本流向乡村。

  上虞区章镇镇的猕猴桃享誉四方,今年,该镇新推出果汁饮品,引进食品工厂和直播基地,还打造了一个青春街区,充分发挥猕猴桃消费引流效应。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原本一文不值的猕猴桃剪枝,竟化身为猫咬棒,延伸出40多种宠物玩具,带动闲置劳动力增收超200万元。

  数据显示,覆盖全区近20万亩水果种植的“四季仙果”,在全产业链的牵引下,年总产值突破15亿元,带动1.1万余户农户增收3.5亿元。根据计划,到今年底,上虞将打造3条以上这样的10亿元级重点产业链,并建成10个高水平乡村共富片区。(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