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浙江绍兴抓实“浙里兴村治社”数字化应用
事项减下来 效能提上去

发稿时间:2025-11-13 13:35:00 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

  “每天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应用,看看镇里有没有新任务下派,各项工作进度一目了然。”“90后”沈建强是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湖塘街道兴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在他的带领下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来到兴华村工作、生活。“刚到村工作时APP有不少,手机上有几十个工作群,信息混杂,经常看漏。现在,镇里通过应用派任务,大小事情了然于胸,方便多了。”沈建强说。

  近些年来,绍兴市紧抓数字化改革的重要契机,创新开发“浙里兴村治社”数字化应用,坚持责权一致、责能一致,深耕完善应用、抓实作用发挥,有效通过系统集成把任务减下来、清单过筛把事项减下来、数据跑腿把流程减下来、无感留痕把台账减下来、亮榜争先把考核减下来、管人见事把效能增上去,实现以数字技术重构由镇到村的任务闭环,精准过滤村社职责和能力外事项,体系化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

  一个口子抓集成。建立一贯到底的任务整合分派机制,镇级层面将上级工作和本级任务整合归并成可执行、可考量的事项清单,由分管领导通过应用一个口子统一派发布置,实行党群副书记审核把关、重大事项党(工)委集体讨论决定、镇街主要负责人线上点对点指导督促等制度,解决向基层随意下任务、分头派工作的问题。村级层面发挥村社党组织堡垒作用,下村进社任务经党组织集体研究后,由党组织书记在应用中统一接收流转、分配资金资源,村社干部和网格员协同抓好落实。应用上线以来,有效取代镇街不同条线用于布置工作、收集信息的微信群、QQ群,累计流转任务286万余项。

  一道关口强过筛。建立权责清晰的事项智能过筛机制,对照《浙江省涉村(社区)事项清单》、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等,细化梳理形成村社事项清单185个大类、464个小项,形成涉镇涉村事项两张准入清单,每年集中时间进行动态调整,让减负工作有迹可循、有规可依。将清单事项一一标准编码后导入应用,实行下村进社任务“智脑+人脑”双重过筛,借助AI大模型开展智能分析、比对研判,把上面千条线拧成基层一股绳,应用上线以来,涉村、涉社任务同比下降32%和16%。

  一键回应优服务。建立民呼我为的接诉即办服务机制,通过数字化手段迭代升级民情日记制度,把“访民舍、记民情,想民心、帮民富”核心要求具化为民情触发、民情分析、民情处置、民情评价的数智闭环。推动基层干部常态走村入户、定向包干联户、定期会商服务,驻村社指导员、村社干部、网格员遇到自身无法解决的难题,通过应用即时报送,镇街和县级职能部门分析研判、分流处置、及时化解,民生事项平均处置时间较原来缩减2/3,办结率达98.1%。

  一套榜单提质效。建立无感留痕的基层干事评价机制,将村务联席会议等议事程序导入应用,村社根据指引进行打卡式操作,应用实时预警纠偏。把基层干部管理融入任务推进全过程,设置村社组织兴村治社榜和干部个人先锋干部榜,下派任务时同步量化赋分,工作实绩和工作台账通过算法自动生成、一键显示,实现“无感、无痕、无形”管理。目前已完成“一年一清单”项目3万余个,村级事项完成率达98.9%。 (通讯员 绍组轩)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