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阳光洒在新疆尼勒克县喀拉托别乡萨依博依村,新牧源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挤奶厅里,百余头体格健壮的新疆褐牛依次走上现代化转盘式挤奶机,工人们娴熟地进行操作,鲜奶通过密闭管道缓缓汇入储奶罐。几个小时后,优质原奶将化作各类奶制品,销往千家万户。
几年前,这里的养殖业却是另一番景象。“咱们有好牛,也有好奶,可就是做不出品牌,卖不上价钱。”养殖户杨林军回忆。如何突破“有资源无产业”的困境,成为当地发展面临的首要难题。
“大家抱成团,一起扩大规模,才能让产业发展壮大。”村党支部书记夏提合·木沙说,当地以“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为抓手,推动分散养殖走向集约经营。面对村民对投入和风险的担忧,村干部带头入股,挨家挨户讲政策、算细账。2018年,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合作社搭建新平台,成立新众汇农牧开发有限公司,逐步构建从饲草种植、科学养殖到乳品加工、品牌营销的完整产业链。
“从购置设备、建设车间,到开拓市场,每一步都是挑战。”合作社负责人伊允刚坦言。面对资金缺口,村党支部积极对接援疆资源,争取政策支持;针对技术短板,驻村工作队邀请专家开展定点培训;为打开销路,党员带头组成销售小队,奔赴各地洽谈合作,逐步在伊犁州各县(市)建立70余个稳定销售网点。
如今,合作社已养殖新疆褐牛1100余头,年产值突破400万元。产业链的延伸激活了上下游,带动100余户村民种植饲草1万余亩,户均年增收1.6万元。养殖产生的粪污经智能处理转化为有机肥,还能反哺种植业,形成“以农促牧、以牧养农”的绿色循环。“我们还打算继续延伸产业链条,探索精深加工和农旅融合,让村民腰包更鼓。”喀拉托别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王士伟说。(通讯员 张伟民 孙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