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原创 >> 正文

【村官感悟】六月

发稿时间:2017-06-19 15:31:00 来源: 大学生村官之家网

  记忆中的六月是亲切的,空气中弥漫的是麦子成熟的青香和尘土的芳香。轰隆的四轮拖拉机拉着自制的水泥碾轴在麦场里打着转,母亲、三叔、邻里、对门,拿着三齿铁叉在车后面飞快的翻倒着麦秸,由于碾轴的重量不足,遇到隆起的麦秸堆时总会跳动,我就站在牵引的三角铁架上增加重量,抱住父亲的驾驶椅,父亲那被汗浸透的背是我内心的依靠。

  小时候,每到收麦子的季节学校是有忙假的,小点儿的孩子跟着年迈的奶奶在通往田间的小道上捡着遗落的麦穗,待捡上一大把,用剪刀将麦穗头剪下,装入随手的袋子里,脸上洋溢着满足。稍大点儿的孩子随父母在田里用特制的铲子铲麦子,或者用剪刀割麦子,随着双臂有规律的推进,一行行麦子有次序的躺下,那双满足的眼睛在晒得黝黑的脸上格外美丽。随着国家不再向农民征收公粮,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粮赋就此翻篇,学校的忙假也随之取消,但周末捡麦穗的老人小孩数量并没有减少,这是祖祖辈辈言传身教的朴实作风。

  小时候,总是听大人说,有钱难买六月旱。场里碾麦生怕没风扬麦,又怕狂风带雨来袭。当豆大的雨滴砸向干旱的土地,溅起微微黄土,女人们一遍嘟囔着,一边将摊开的麦秸推在一起,男人们拿着铁叉迅速将麦秸堆在一起。孩子们拉起推板的绳子,爷爷熟练的驾起推板,迅速向麦秸堆奔去。快点,再快点,与老天爷的汗水抢着时间。一家有难,四邻来缘,不一会儿场里就聚满了人,雨滴之下是暖暖的心。

  随着慢慢长大,传统的收麦场景被收割机代替,之前收麦时邻里、对门的互相帮助,也成为蹲在田间地头惬意的闲聊。机械促进生产带来的是安逸,留下的是互帮互助的美丽烙印。

  自从读高中起便离开家乡外出求学,在高考的焦虑中、大学的安逸中度过平淡的六月。熟悉的麦香、泥土的气息只能在思家中慢慢回味。现在我作为村官又真切体会到了家乡熟悉的六月,破旧的四轮车也寄放在墙角,水泥碾轴也只剩下铁质的龙骨,当年踩过的三角铁架上的镀锌处也不在那么明亮了,只是父亲那结实的驾驶椅握感依然熟悉。农田里收割机快速旋转推进,地头当年惬意蹲在地头聊天的父辈们也不再年轻,当年那种互帮互助的幸福感觉还在。

  现如今,大面积的经济作物代替传统的粮食作物。桃园挂满如人幸福的脸一样红的桃子;杏园挂满如麦子金黄般的杏子;西瓜地里躺着如婴儿一样惹人爱的瓜蛋子……总能隐约体会到收获后的幸福,驻足抬头,天空是那样的清晰。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朝邑镇新朝村大学生村官 张锐杰

责任编辑:张小舵(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