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日记】用梦想诠释青春,以创业绽放精彩
发稿时间:2018-04-12 10:55:00 来源: 大学生村官之家网
有一份感动,用梦想诠释青春;有一种行动,以创业绽放精彩。
钱国跃,男,彝族,共青团员,出生于1997年4月。2016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毕业后他没有和其他同学一样留在昆明找工作,而是直接回到了老家屏边。2016年9月,钱国跃被选聘为屏边县的大学生村官。但他没有想到的是,从此他便与白河镇一个名叫马卫村的地方结下了不解之缘。
马卫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镇17.00公里, 国土面积9.00平方公里,海拔950.00米,年平均气温18.20℃,年降水量1460.00毫米,适宜种植香蕉菠萝等农作物。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村内经济落后、信息闭塞、交通不便,村民生产生活十分艰难。
在成为村官的头3个月里,钱国跃除了拖地板、擦桌子,每天无所事事。为了在村里有所作为,他花了3个月时间深入村寨调查研究。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236户,贫困发生率为64.48%,致贫原因主要是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动力和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四个方面,同时对村情、户情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判,贫困户家庭的收入非常单一和不稳定,应对病虫害、风灾等自然灾害及价格波动的抗风险能力差,且少数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
作为村官的他结合马卫村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三条工作建议:一是扶志。要引导贫困户转变“等、靠、要”思想,革除自身存在的喝酒、打牌等陋习,绝不能以当贫困户为荣,要树立自信心,拓宽思路,走自力更生的经济发展道路;二是本村的贫困户向非贫困户学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本村致富带头户的生产经验比较直观,容易接受,学习短期与长期多项产业发展的方法,提升种植业抗旱灾、风灾、霜冻和黄叶病等自然灾害的风险能力,开拓网络销售渠道,抵御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增强稳定增收能力;三是引进新的种植品种,带领群众开创新的增收项目。他的建议得到村干部及部分村民认可,同时,他向当地农户租了3亩山地进行砂仁育苗。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不懈努力下,2017年年底至今所建立砂仁育苗基地基本能够为5户村民长期实现就近就业,减少留守老人、儿童数量。5户村民中,每户的年均人均纯收入都远远超过脱贫标准。其中,有效带动了3户贫困户脱贫摘帽,村民既能兼顾家庭,又能挣到钱,他因此获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与此同时,他还广泛展开宣传,吸收股东带动创业,现已带动马卫村委会4人与他共同创业。
钱国跃说:“不论前路还有多远,无论是满路荆棘还是康庄大道!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他将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精神继续带动村民致富,继续奋战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为打赢马卫村的脱贫攻坚战献出自己的力量”。
短短的一句话,彰显了他把发展马卫村、建设马卫村看成是自己的唯一目标的无私情怀。对于像他这样的大学生村官,热爱基层、扎根基层为村民办好事、做实事,在推动马卫村全面建成小康的实践中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村官答卷。
云南省红河州屏边县白河镇大学生村官 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