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原创 >> 正文

【村官日志】记李大爹“光荣脱贫”一事

发稿时间:2018-10-26 16:44:00 来源: 大学生村官之家网

  李生祥,男,汉族,现年60岁,中等个头,头发已花白,家住云南省腾冲市五合乡腊勐社区革下小组。因家中弟兄姊妹多,早些年便分了家,他和妻子、儿子三人在一间小房子里靠着养两头猪、几只鸡以及栽种分到的七八分田地生活,常年多病的妻子不能劳作,赚来的钱还不够妻子看病,因此,欠下了不少债务;家又住在滑坡地带,无力搬家。2009年,他的妻子因病离世,在外人看来他家算是解脱了,可与他而言,妻子的离世给他思想上带来沉重打击,自此,李生祥整天无精打采,生活上也失去了信心,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自己身体,李生祥也变得比同龄人更显憔悴、苍老。

  2014年,在村委会和政府的关怀下,李生祥经个人申请被评为了五合乡腊勐社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于贫困户而言,他们的心理很脆弱,特别是李生祥,家里又遇到了重重困难和打击,为此,政府在落实各项脱贫政策的时候特别注重先采用精神脱贫,社区村委会和他的挂钩领导人多次入户进行心理疏导。通过大家的努力,李生祥再次重振精神,通过三年的艰苦创业,凭着骨子里的那一份敢于吃苦、永不服输的精神,在党委政府的政策扶持下,在挂钩领导的指引帮助下,在亲朋好友的鼎力协助下,他立足自身实际,积极发展红心猕猴桃种植产业,不仅让自家脱贫致富,还成为了五合乡种植红心猕猴桃的能手、致富的典型,于今年10月被评为了腾冲市“光荣脱贫户”。

  一、发展产业,自主创业

  自李生祥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以来,他就一心想要摘掉贫困户的“帽子”。2016年,李生祥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搬至新村,解决了住房问题,他的儿子也在当年结婚生子,两件喜事算是了却了自己的一大桩心愿,接下来就是如何让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好的问题了。此后,李生祥虚心向帮扶责任人学习脱贫致富门路,帮扶责任人认真为其分析致贫原因,制定了切合实际的脱贫致富计划。李生祥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合理利用家里的土地发展红心猕猴桃种植产业,在五合乡还是第一个带头种植红心猕猴桃的农户。在村委会组织了每一次水果种植专项技能培训、计算机技能培训等课堂上最常看到的就是他的身影。猕猴桃种植出来后最大的问题便是销售,为此,李生祥还专门买了智能手机,一步一步从学习打字到用微信到会网购,他学习的进步和决心大家有目共睹。2017年底,李生祥的猕猴桃开始挂果,果肉质量还不错,他说:“第一年虽然赚不到多少钱,但是种出来的果子还不错,我还要扩大种植规模。”就这样,李生祥的红心猕猴桃种植产业慢慢发展起来了。

  二、勤劳致富,实现梦想

  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李生祥家虽然实现了最基础的“两不愁,三保障”,但是他的压力仍然很大,以前为妻子看病欠下的债务还需要还,猕猴桃园还需要加大管理和投入,需要用钱的地方也在增多,现在的成绩不能满足他们的生活,李生祥不仅要脱贫,还要想着致富。于是,在村委会帮助下,李生祥通过贷款租到田地扩大了种植规模。今年,猕猴桃产量大增,在政府帮助下,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他的红心猕猴桃便全部销售完了,取得可观的收入。2017年12月,在政府和帮扶责任人的帮助下,李生祥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超过了贫困线标准,李生祥主动申请脱贫,成功摘掉了“穷帽”。脱贫后的李生祥并不安于现状,看着红心猕猴桃园慢慢步入正轨,他便让儿子外出打工,自己一人在家看管红心猕猴桃果园,还在果园下发展了土鸡养殖产业,儿媳在家照看小孩,儿子每月工资能达到4000元,一家人的生活其乐融融,正朝着小康生活努力奋斗着。

  三、思想脱贫、带头致富

  今年8月,社区又一次组织了水果种植实用技术培训,李生祥积极参加了培训,培训结束,他主动恳请授课教师到红心猕猴桃园进行技术指导,授课老师到现场观看后,给予李生祥高度的评价,并结合他的红心猕猴桃园实际情况,提出了实用性很强的田地及果树管理、病虫害防治和嫁接技术等。李生祥虽然只有小学文化水平,但是他深深明白: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不是一份荣耀,而是一种激励,靠等、靠要只会让自己更穷,甚至危害自己的下一代,贫困户在政策上确实得到了政府的大力帮助和好处,但如果自己不劳动、不付出汗水、就永远脱不了贫。思想是行动的先导,60岁的李生祥把“劳动光荣、脱贫光荣”的理念付诸于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汗水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

  李生祥不但具有中国传统农民朴素和勤劳的美德,更具有新时代农民的精明能干和开拓进取的精神,有着灵活的头脑,敢想、敢干、敢拼,他凭着一股永不言败的精神,通过自我发展产业,独立经营实现增收脱贫,成为了五合乡的模范代表。如今,不少种植红心猕猴桃的农户经常到他的果园里“取经”。

  云南省腾冲市五合乡腊勐社区大学生村官 段丽娟

责任编辑:左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