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原创 >> 正文

【村官随笔】我的十年村官情

发稿时间:2018-12-13 09:40:00 来源: 大学生村官之家网

  2008年,作为党中央全国范围内大规模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第一年,我有幸投身其中,成为了河南省的一名大学生村干部,在基层农村扑下身子工作了3年。这是我终生的财富,十年如白驹过隙,但岁月沉淀下来,依然是那份无法忘却的记忆。

  我清晰的记得那是在2008年的11月份左右,我们这一批大学生村官,在经过市里简单培训之后,就被所属区里分配到了乡镇,乡镇领导告诉我们,因为是第一批大学生村干部,上下都比较重视,所以派驻我们的村都是全乡基础较好的村子,我们顿时感觉是沾了光,忐忑不安的内心又充满了期待。

  随后就是按部就班的流程,乡里委派片区干部把我送到村里,和支书村长见面,鉴于村里住宿条件不具备,所以我白天在村工作,晚上回乡里住宿,一番热闹过后的平静,我的村官生涯就此开始了。

  起初是配合乡里的包村干部在村里做些动员宣传工作,同时自己也熟悉下村情民意,但忙完之后也着实无聊,在村里东头逛到西头,不知道从何做起。晚上回到乡里,我们这群人凑在一起发发牢骚,共同的感觉是被遗忘,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一个月。

  天气冷了,我们的心也随之有点凉,随后,有部分人员被借调到了乡里工作,用乡领导话说,你们长期呆在村里,不熟悉乡镇工作,也不行;把你们一直截留在乡里,不下村服务百姓,也不对。所以,既要在乡里帮忙,同时也要下村工作,互相结合促进。由此,我又开始了在乡里对口农业的工作,逐渐掌握了各个村的发展情况。事实证明,在乡里工作的这段时间,确实开拓了我的视野,我还专门去走访了一些我认为发展有特色的村子,这是后话。

  在乡里工作锻炼几个月后,重新“回炉”到村,这一次,我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因为我看到了差距,相距不远的两个村子,发展却大不一样,是客观条件因素,还是主观人的因素,我想找到答案。从此,我不再迷茫,开始一头扎到了村子的地边路口,和村民唠家常谈收成,真心实意走近他们,村长那里我也没少跑,很快我就掌握了村里的基本情况。

  下面我简单介绍下,我所在的村子,紧邻省道101线,总人口650余人,158户,四个村民组,耕地面积600余亩,其中蔬菜种植330亩。全村主要以蔬菜大棚和粮食种植为主,另有家庭副业如织网,织纱窗和门帘加工等季节性生产,以上两项占用了大量劳动力,所以外出务工人员很少,不缺吃,但村民整体收入水平不高。

  这就是现状,村里上下都希望我能带来资金或者项目,可我一介书生,徒有心而无力。这该怎么办?我们这个村是个蔬菜种植村,要发展不单缺少资金还缺什么?缺技术!!我突发一个念头,为什么不把农业大学的老师学生请到我们村子来呢?村子里只需要提供住宿地方即可,而他们则可以给村民们上课,指导蔬菜种植或者病虫害防治,还可以为我们村的家庭副业出谋划策,这不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吗。

  就是这个一晃而过的念头,我迈出了为村民办实事的第一步,前期经过紧张的一系列联系沟通,农大暑期社会实践团的12位学子和我一起来到了村子,安排好他们的吃住,我简单介绍了村子情况,希望在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方面多些帮助,之后他们分成了两队,一队为村子的留守儿童开办暑期学习班,另一队开始村情民意调研,走村串户,几天下来,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一手资料。随后,农大的老师也来到村里,开办了一场农业种植和病虫害防治讲座,座无虚席,大家伙的热情非常高。晚上,农大学子还在村委大院教村民们跳舞,练太极拳,那几天整个村子热闹地和过节似的,市里的电视台也专门过来进行了报道。

  这件事过程中,其实我没有做多少,只是找到了一个切合点,为我所在村的农业种植提供了一个技术支撑,而这在村里的老百姓看来,我这个飞鸽牌,还会办实事,他们的内心也逐渐接纳了我。

  此后,我又通过市里开展的建党节免费游园活动,动员村长一起组织全村的党员和60岁以上老人一起参观生态园,既圆了许多村民的梦,又融洽了村民感情,村长对我也刮目相看,我感觉到我的价值得到了体现,心里的干劲足了,此后因为家庭等原因无法兼顾,我没有选择续聘继续在村工作。

  回想过去在村里的岁月,经历过春耕抗旱救灾,夏季麦收防火禁烧、低保入户复核、手足口病防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等,琐碎事很多,唯独上面这两件事最让我深有感触:“老百姓不看你说什么,而是看你做什么。”

  如今时隔十年,大学生村官这个名词已渐入历史尘埃,但我知道,这个队伍依然存在,依然在为农村的精准扶贫发力,而我总是在梦中回望我的农村生活,那个激动过,迷茫过,努力过,欢笑过,遗憾过,流泪过的我,那份永远无法忘却的乡情。

  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谨以此文致十年大学生村官。

  河南省2008届大学生村官 曹明辉

责任编辑:左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