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原创 >> 正文

【我爱我的村】人间仙洞 最美石洞

发稿时间:2018-12-29 09:44:00 来源: 大学生村官之家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发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在笔者所任职的村委会,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名叫“石洞村”。近年来,石洞村秉承“文化是魂、旅游是路”的理念,深度发掘乡村文化和旅游内涵,推进生态和文化旅游的融合。以生态为底色、以文化为内涵、以旅游为载体,抓好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努力推进乡风文明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石洞村始建于清光绪元年,村旁有一个喀斯特地貌溶洞,因其洞壁砂石奇特,光线照射仿佛漫天珍珠闪闪发光,故被称为“珍珠洞”。该洞弯曲延伸数千米,洞中有水、水中有洞,奇特的自然景观让人叹为观止,堪称“苗乡屏边第一洞”。各种奇形怪状的钟乳石遍布洞中,珍珠厅、珍珠瀑布、皇宫珠帘等景点美不胜收,洞内道路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忽宽忽窄、忽平忽陡,变化无穷。穿行于洞中,时而可以看见清澈的水潭,时而可以听见“叮咚、叮咚”的滴水声音和蝙蝠、岩燕的鸣叫,犹如天上仙境、人间美景汇集一洞。“王母娘娘藏珍珠”“金鲤鱼跳龙门”等美丽传说让珍珠洞披上了神秘的面纱。

  洞口外数十饼“岩蜂”窝悬挂洞口,几十万只“岩蜂”一年四季生活在洞口周围,仿佛珍珠洞的守护神一般,堪称奇观。

  珍珠洞内有几丘梯田,传说在梯田旁有一笼竹子,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人到此砍竹,洞内阴暗湿滑,伸手不见五指。三人砍了一棵竹子就往外搬运,由于竹子太重,不方便行走,于是,走一段路便砍去一节竹子。到达洞口时,手中就只剩下一节竹筒,借着天光这才看清手中的竹筒原来是金子。三人喜出望外,原路返回寻找金子,但原先丢弃的金竹及梯田旁的竹子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金竹”的故事流传至今,给“珍珠洞”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寻宝”。

  解放前后,珍珠洞内曾居住过多户人家,由于洞内隐蔽性好,能抵御外敌侵略,有保平安的作用,所以当地人将村庄取名为石洞村,寓意坚如磐石、平安。石洞村有3位民间艺人,擅长吹唢呐、弹玄子。吹出来的唢呐声高亢空阔,时快时慢,起伏有致,很有节奏,很有韵味,十分动人,无不倾听;弹玄子技艺丰富、发音开朗豪放,高亢嘹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每当村里有红白喜事都会邀请三人演奏。罗朝元则是村里有名的“犁花匠”,他技艺高超,村内犁、耙都几乎出自他手,至今仍有保留。

  来到石洞村,不仅能够欣赏奇特的自然美景,还能够体验多姿多彩的苗族文化。学习神奇的苗家医术,观赏精美的苗族服饰和“十字绣”,共同欢跳“芦笙舞”,品尝苗家美味的“剁鸡身”、畅饮醇香的“竹筒酒”。真正感受到“菜是生态的、饭是七彩的、酒是飘香的、人是好客的、歌舞是民族的”。

  下一步,石洞村将按照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深入推进“田园计划+秀美乡村”创建,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规民约修改,依托良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深度挖掘“茶马古道”、烽火台、珍珠洞等资源,推进生态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奋力开拓的精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上砥砺前行,再创辉煌,为奋力建设美丽石洞再创佳绩。

  云南省红河州屏边县新现镇吉咪村 宋国羽

责任编辑:左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