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原创 >> 正文

基层减负重在“轻装上阵”

发稿时间:2019-04-15 09:02:00 来源: 大学生村官之家网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走近基层,就无法了解基层之苦楚也。长久以来,基层在繁多的各项工作安排、会议调遣、督查检查中疲于应对。中央审时度势,印发通知为基层减负,将2019年定为“基层减负年”。

  层层落实,坚决杜绝官僚主义。按照上级部门的指令开展工作是基层每天的工作日常,然而,部分上级部门喜欢频繁地对基层“发号施令”,一些部门更是把出台文件的多少、召开会议的次数、督查检查的趟数当成工作“实绩”。有新工作任务先搞个责任分解、制定个任务书下发,大凡小事都要调遣基层开个会议,一有想法就要发个通知,“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这些动作表面上看似在推进工作,实质上是官僚主义作祟的结果。为基层减负,就要改变随意“下指令”的官僚作风,严格会议的审批程序、认真执行文件审签备案制度,坚决杜绝“假、大、空”的文件和虚头巴脑、没有要义的会议。

  深入基层,改变“凡事留痕”的形式主义。近年来,基层工作被迫重痕迹、轻质量,重资料、轻落实,凡开会必拍照、凡进村入户必合影作证,不少基层干部将大把的时间花在了写材料、填表格等造痕、补痕、留痕上。如此一来,书面、纸质的东西多了,与老百姓促膝深谈的机会就少了;各类表册多了,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时间就相应地少了。要实实在在为基层减负,就要改变以往的考核、检查方式,一些不必要的“留痕”必须去掉,将基层干部从冗杂的琐事、材料中解放出来,能有更多精力去服务老百姓,有更多时间去为群众解决实实际际的困难,而不是总在顾虑如何应付上级的检查。上级机关在各类必要的检查中,应当多到实地走一走,多到群众家里看一看、问一问、听一听,比待在办公室里看各类表册、影像资料更有说服力,效果更好。

  转变监督考核机制,让基层干部回归“使命”本色。监督考核,本意是规范广大党员干部合理合规开展、完成各项工作。如同用筛子筛选各项工作、各类人员的行为规范,然而,一些部门摇筛过猛,导致矫枉过正。过度的监督考核,会让中央政策在实际落实中走形变样。多一层考核,基层干部肩上的担子就会更沉重一些,多一层不必要的解读,基层干部的腰就会被压得越弯一些。为了考核而考核,只会让痕迹管理和五花八门的台账成为制约基层干部工作效率提升的瓶颈。监督考核要想真正起到明镜作用,考核机关首先要规范自身行为及考核机制,让基层干部承担的责任回归“使命”的本色,毕竟,基层干部才是最了解基层的人。各类表册可以反应出相关数据,但却无法真正吐露群众的心声。

  为基层“松绑”,让基层干部回归主责主业。为基层减负,就要实实在在地去掉冗余的条条框框,为基层干部“松绑”。基层干部要严管,更要厚爱。对基层的实干家要加大支持、理解和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真正做到思想解放,正本清源,让敢于担当者大胆地进行作为。基层减负的靶心在基层,重点在落实。只有真正的了解基层、回应基层,才能发挥好基层干部的主动性,做好基层减负的“减法”,实现基层工作效率提升的“加法”。轻装上阵,才能所向披靡。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大学生村官 高彩红

责任编辑:左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