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原创 >> 正文

莫让“问责”寒人心

发稿时间:2019-05-22 08:43: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从古至今,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有担当。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已成常态,但是,问责是否“走心”也成了一大焦点问题。

  在办公室喝牛奶被问责,值班人员在隔壁办公室办理业务被问责,饭点用餐无人接听巡查组电话被约谈……这些简单粗暴式问责、拍脑袋式问责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是对党纪国法的亵渎,也是对被问责人员的伤害,更起不到“问责一个、警示一批”的效果。这些问责方式,坚决要不得!

  “凑数式”问责。众所周知,问责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要求,也是解决管党治党问题的现实需要。但是,部分地区的部分部门,片面地追求问责数量。数量和质量是衡量工作的两大标准,但是,如果一味地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容易造成肢体不协调,一个腿粗、一个腿细,让相关人员和吃瓜群众大失所望,长久下去必然行不通。有的部门,为了完成案件数量,开始一遍遍筛查辖区、单位党员,是否存在因经济纠纷而造成的失信问题?是否存在吃喝宴请事件?是否存在不遵守封山禁牧规定的事例?“凑数式”问责,不仅让问责走形变样,同时也影响本单位、本部门的团结向好程度,还会让问责流于形式。一些无关痛痒的表象被放大,真正存在的问题却不能及时被发现。对手中的权利负责、对党纪国法忠诚、对干事创业者支持,严肃问责、规范问责、慎重问责,还“问责”一个清白。

  “看人下菜式”问责。问责中“捏软柿子”的事件我们屡见不鲜,一些部门避重就轻,查岗只去好说话的单位,要害部门、权利单位敬而远之。一些单位,明明是村干部、包村干部、包村领导、镇长同时签字才生效的账单,出了事后重点追责村干部和包村干部,其他人只是与组织进行了一次轻松的谈话,如此行事终究有失偏颇。同时,一些“莫须有”、“可不予追究”的案例,让我们不寒而栗,进而疑问“权利也可如此任性?”面对复杂因素构成的事件,问责人员要依据法规、法纪和法律,按照程序,深入开展调查、认真组织核实,最大程度还原事实真相,区别对待、精准问责,做到既不冤枉一个好同志,也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念歪经的同志。

  “一刀切式”问责。哲学中的“一刀切”是指用划一的办法处理事物,将“矛”和“盾”划开,一概而论,只强调事物的一个方面,不能全面、系统、辩证地看待问题。比如,某省省委巡视组下到乡镇进行巡视期间,偶然看见路边有村民焚烧秸秆,便不分青红皂白对这个村的包村干部进行了现场处理,而全然不问老乡为什么要焚烧秸秆?这位包村干部是否对禁止焚烧秸秆政策宣传到位?该县县政府、该乡镇是否对秸秆的去处有过合理化处理方式和规定?如此草率地处理干部,不问具体缘由、眉毛胡子一把抓归根结底是庸政、懒政思想在作祟,暴露出了权利的任性。当今之计,首先需要对问责者进行教育提高,办案人员的个人素养和理论学识直接关系到案件的质量。其次,要下猛药治沉珂,下大力度肃清问责队伍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同类事件的重复发生。最后,要以“绣花”的精神精细研究、精准定位、精准施策,还“问责”一个权威性。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莫让“问责”变成伤人利器。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定边街道办 高彩红

责任编辑:左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