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聚焦三农 >> 正文

大漠深处——维吾尔族村落里的“小红人”

发稿时间:2016-09-30 08:28:54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在“美丽乡村建设”标准院内,工作组成员(部分)与当地居民的合影

  看到一抹鲜艳的红色从门口进来,维吾尔族大叔赛买提·达吾提知道,中石化的“小红人”们来看他了。

  这些身着国旗红工作服的“小红人”是中石化西北油田“访惠聚”工作组的驻村人员,自2014年起,他们扎根国家级贫困县——柯坪。三年来,3支工作组38名干部围绕群众工作、基层组织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开展相关工作。今年共有15名干部驻扎柯坪,6名干部住在喀拉库提村,另外9名住在玉尔其乡上库木力村。

  “与三年前那是天壤之别”

  “与三年前那是天壤之别!”谈起工作组住村以来的变化,家住柯坪县上库木力村的赛买提·达吾提提高音量,用手比划着。

  今年三月份,“访汇聚”工作组入户走访时发现,50余岁的赛买提老汉身患严重的糖尿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家中3个“巴郎子”(维吾尔族语孩子的意思)都在上学,属于经济困难户。

  考虑到赛买提老汉家中院落较小,适合养殖小型家禽,工作组经过市场调研发现肉鸽在柯坪县具有一定的市场,于是决定帮助老汉饲养肉鸽。

  确定养鸽子后,工作组又马不停蹄地找人做鸽笼,请养鸽专家培训。一个星期后,赛买提老汉家中迎来了工作组精心挑选的50对鸽苗,老汉激动地用不太标准的汉语直说“谢谢”。

  现在,50对肉鸽已繁殖至130余只,按照这样的速度和一只20元的市场价来估算,赛买提老汉一年赚七八千元不再是梦想,而当地家庭年收入超过2800元,就可以算是脱贫了。

  “他们都是好人!”

  绿色的“小康超市”牌匾挂在砖房门口,党员木旦力普和妻子满脸笑意迎接着“小红人”进门,双手紧紧握住工作组同志们的手。小屋里,干净的货架上摆满了零食和日用品。很难看出,这里原来是一间几平米的土坯房。

  木旦力普和妻子两人均因病无法从事体力劳动,全家三口仅靠低保和0.8亩地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为了增加收入,他将自己一间5平方左右的小土坯房当做商店,销售一些简单的零食,每月能有100多块钱的收入。

  工作组了解情况后,产生了将木旦力普家土坯房小商店改扩建为砖房小超市的想法,在得到木旦力普的同意后,工作组开始筹集资金。在西北油田大后方的大力支持下,共筹集到了2万元的爱心捐款。

  为了节约建设成本,工作组自己动手帮助木旦力普拆旧房屋;商店建设完成后,工作组还共同出资帮助他购买了货架,并积极联系更优质的进货渠道。

  如今,“小康超市”每月可以实现700多元的经营利润,这对于木旦力普家来说,可是一笔大收入。

  “工作组,他们都是好人,热情,对我们好。”在柯坪一中读高二的女儿穆娅赛尔真诚地告诉笔者。今年她又考了班级第一,提起未来的打算,她说:“我要考医科大学,帮助更多的人,照顾好生病的爸爸妈妈。”

  “咱们村”

  “来之前,想到了这里的条件会比较差,但没有想到会是这么的苦。”说起第一次来到上库木力村时的情景,工作组成员赵渊仍有些惊讶。

  上库木力村所属的柯坪县距离乌鲁木齐1100多公里,这几乎相当于北京到上海的距离。全村人均耕地仅有0.4亩,只比半个篮球场多一点。恶劣的自然因素和闭塞的交通环境是导致这里落后的主要原因。

  “语言不通造成的最大困难就是无法理解村民的真实想法。”工作组副组长罗荣来自湖北,从来没有接触过维语。为了拉近和村民的距离,他和其他组员每天至少要学习一句维语。从“你好”到“你家有几亩地”,一句简单的维语问候有时候一下子就能打开村民的话匣子。

  除了走访民情,教会当地村干部日常办公也是一件重要的事。小到文件审阅,大到报告撰写,这些都要工作组成员手把手地教。

  “教的方式也要注意,你不能对别人说‘你听懂了吗’,而要说‘我讲清楚了吗’。”工作组成员艾克拜尔一边洗浸泡在洗脸池的衣服,一边转过头笑着对笔者说,“‘你听懂了吗’有点在怀疑别人智商啊,怕人家误会。”

  艾克拜尔出生在阿克苏地区,1990年以阿克苏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北京大学,在新疆大学上了两年汉语后,1992年进入北大地质系。本科毕业,他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主动请缨回家乡工作。这一次来喀拉库提村,他也是主动要求参加。懂维语、性格爽朗的他让工作组和村民的交流轻松不少,大家因而都喜欢叫他“艾总”。

  驻村工作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次家,见面当天,正是艾克拜尔妻子的生日,早上他打电话给乌鲁木齐的一家花店定了一束一米七高的花。采访时,妻子打来电话,开心地说这花比她人还高,听到这话,艾克拜尔高兴地在房间里来回走动。

  “有时想他们了,就唱一唱歌。”说起家庭,赵渊心里满是愧疚。没有多少娱乐生活的他们,结束一天繁忙的工作,做得最多的就是和家人打电话或者视频。家人对这一群汉子来说是最甜蜜的“软肋”。

  不知不觉中,工作组的同志们都习惯把上库木力村叫做“咱们村”。“我朋友说我聊天都叫‘咱们村,咱们村’,搞得他们以为我把户口迁到这了。”赵渊也说不清什么时候就这么叫顺口了,所有队员都很清楚,他们真正在这个村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感情,和当地渴望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乡亲们已经难舍难离。

  事实上,西北油田和“咱们村”已经有了20年的交情,1996年就成为柯坪县对口援建单位。20年来,累计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130户抗震安居房,对270户农牧民贫困户庭院进行改造,援建包括双语幼儿园、惠民集贸市场和大枣科普示范园在内的多个工程。

  “好人!好人!”说起工作组的组员们,木匠买买提连连说,“千里迢迢过来的这些小红人,真的变成了咱村里的人。”

  北 京 大 学 肖 杰

  西南交通大学 王爱琳

  山东科技大学 胡育文

责任编辑:潘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