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聚焦三农 >> 正文

山歌里的长征

发稿时间:2016-10-17 09:12:23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2版

  

  于都县长征源合唱团在演唱(9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万象摄

  

  “一送呀啀格郎呀,送到里格大门前,一条里格大路,直显里格郎眼帘,满路个鹅卵石实难走,郎要脚踩卵石直向前……道路里格虽险,定能里格走到边……”

  金秋十月,江西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披上了一道金色的帷幔。红飘带造型的游步道上,客家姑娘、讲解员肖婷婷一张嘴,唱起这首赣南山歌《送郎调》,歌声欢快而情意绵绵。

  “这不就是《十送红军》的调吗?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有游客一边问一边唱起来。

  “《十送红军》这首送别红军北上长征的著名红歌,就是在我刚才唱的《送郎调》基础上改编而来的。”31岁的肖婷婷还是当地有名的山歌手。

  “哎呀嘞,韭菜开花是一条心,当兵就要当红军呀,快当红军去闹革命,受苦穷人就要翻身……”游客对山歌兴致高,肖婷婷于是唱起又一曲山歌《快快报名当红军》。

  悠扬的山歌把人们带回了82年前的赣南大地,这是一幅热血沸腾的画面:长征出发前夕,在苏区干部组织下,山歌手刘淑芬唱着这首山歌动员青年参军。听着歌声而来的肖文董放下锄头,扛起红缨枪,报名参加红军。

  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副馆长张小平说,80多年前,以《送郎调》《快快报名当红军》为代表,极具客家特色的赣南山歌成为苏维埃政权建设以及长征出发前扩充红军力量的有力宣传工具。一支支富有感召力的山歌吸引了苏区儿女参加红军。

  这是一幅情真意切的画面:肖文董和刘淑芬因歌结缘成为夫妻。肖文董参军不久就随部队长征,谁也不知道这一去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出发那天,怀有身孕的刘淑芬站在于都河畔的一棵榕树下,唱起了那首千军万马熟悉的《送郎调》。难舍难分的离愁,萦绕在肖文董和刘淑芬心头,萦绕在红军战士和苏区群众的心头,萦绕在82年前于都河北岸的上空……

  时任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团长的杨得志在回忆录中写道:为我们送行的群众中,除了小孩子跑来跑去,大人们的脸上都挂着愁容,有的还在暗暗地流泪……连我们十分熟悉的高亢奔放的江西山歌,此时此地也好像变得苍凉低沉了。

  送走中央红军主力长征,赣南红歌没有中断。张小平介绍说,1935年2月,转移到于都县黄麟乡井塘村的中共中央分局和中央政府办事处决定,组织一场文艺会演,激发苏区军民斗志,同时也迷惑敌人,掩护中央红军主力战略转移。

  “工作有好处,打土豪、分田地……”井塘村89岁的钟绍沧老人至今还记得会演时唱的山歌。“会演是在晚上,天上下起了雨,但丝毫没有影响大伙观看的热情。”

  这是一幅斗志昂扬的画面:井塘村一个地势开阔的山沟夜晚,寒风冷雨,以扩红为主题的采茶戏、提倡妇女剪辫子放小脚的小品……红军战士投入地演、苏区百姓热情地看。形势变化、战事危急,但山歌里的革命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未曾削减。第二天,红军游击队分头转移,展开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

  这又是一幅催人泪下的画面:每年一到送丈夫长征出发的那天,刘淑芬就来到河畔那棵老榕树下,点燃一对香烛,盼着丈夫平安归来。3年过去了,她没有等来丈夫的音讯;5年过去了,还没等来……15年后,刘淑芬等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也等来了一块沉甸甸的“烈士家属光荣牌”。

  “路迢迢,秋风凉,敌重重,军情忙,红军夜渡于都河,跨过五岭抢湘江……”夜幕降临,于都县长征广场旁的文化艺术中心内,来自全县70多个单位、100多名红军后人组成的长征源合唱团开始了排练。

  他们都是非专业演员,其中有医生、老师、讲解员……6年来,每周三晚上的排练不曾间断过。在合唱团艺术总监刘文力看来,当年那一首首红色山歌,不仅传递着男女青年真挚的爱情,而且寄托了苏区群众对革命的支持和对新生活的向往。“今天再唱长征的歌,是为了缅怀,更是为了让长征精神世代相传。”

  “唱的是长征,更是对亲人的思念。”小学老师林丽萍近年来跟着合唱团利用假期前往长征沿线演出,每到一地都要去烈士纪念碑拜谒。2014年11月,林丽萍在广西兴安湘江战役纪念碑上的1000多个烈士姓名中,找到了80多年来杳无音信的叔公的名字。“当时眼泪就下来了,终于找到了!”

  夜凉如水,漫步于都河畔,曾经陪伴刘淑芬守望的榕树依然屹立。由原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团长王晓岭作词创作的《红军渡 长征源》不时响起,路人牢牢记住了其中反复歌咏的两句:“胜利不忘哪里来,红色源头记心窝。”(记者刘菁、高皓亮、赖星)

  

责任编辑:潘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