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聚焦三农 >> 正文

别让乡村大喇叭成“哑巴”

发稿时间:2016-10-26 09:04:01 来源: 农民日报

  江苏省沭阳县颜集镇堰下村家家户户种花卖花。不少村民在房子旁的电线杆上挂着一只喇叭,一接到订单,每家根据喇叭里说的苗木品种、规格、数量,能及时把花木送到指定地点。村民形象地说“喇叭一响,黄金万两。”

  农村大喇叭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村民关心的大事小情的传统工具,曾经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正气,普及法律、科技、文化、卫生知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可是近年来随着手机通讯、互联网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些人认为农村大喇叭已经过时了,致使使用村庄喇叭的地方越来越少。有的村庄虽然安装了喇叭,却干脆弃之不用,成了摆设。

  其实,无论是在人口相对集中还是稀少的村庄,不管是某个村民家中遇到急难险重的突发情况,还是急需大伙齐上阵的农业生产、社会治安等,村庄喇叭仍具有及时有效、受众面广、反应快捷等现代通讯网络无法替代的“神奇功效”。尤其是在抗洪抢险的过程中,村庄大喇叭一喊,村民们能够立马得知信息,需要撤离的可以马上做出反应。

  村庄喇叭能传播“好声音”、能给村民带来致富信息,也能促进乡村社会和谐稳定。传承和发挥好其作用益处多多。盼农村各地的大喇叭能像从前一样时常响起来,千万别让喇叭变成了“哑巴”。(吴旭)

责任编辑:潘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