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聚焦三农 >> 正文

120平方米的教育试验田

发稿时间:2016-11-02 08:56:2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一土”的孩子在奔跑。

  

  “一土”的孩子和老师在一起。

  

  2016年4月10日,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比赛决赛,家长等待学生出来。CFP供图

  清华大学本科毕业、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毕业、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世界经济论坛2016年“全球青年领袖”中国13人之一、4年抱仨娃……38岁的李一诺一步一个脚印,踩得结结实实。但在1年前,给孩子找学校这件“小事”,轻而易举地绊倒了这个“人生赢家”。

  在人口超过2000万、拥有成百上千所小学的北京城,这位母亲没找到合适的学校。她和丈夫于是决定:自己办学校。

  她把这段经历写进了微信公号文章《你也为孩子上学发愁吗?》,短短一天,就发酵成了一篇“10万+”的爆款文章。她收到了近千封邮件,来自天南海北的中国家长给她鼓劲儿,“预约”这所学校开到自家门口时的席位。

  邮件里很多家长表达了对教育的焦虑。一位家长说: “我的目标,就是希望我的孩子身心健康,这个目标简单吗?好像挺简单的,这个目标难吗?真的挺难的。”

  “我们希望培养的是一些内心充盈的孩子。”李一诺说,打破成功就是上名校、挣大钱的论调,教育真正的目的是认知自我认识世界。而孩子真正需要做到的,其实是“学习知识、掌握方法,了解世界;知道自己是谁,能做什么,并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

  2016年9月,31个孩子和6名老师走进了这所名为“一土”的学校。通过和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的合作,在3间总面积120平方米的教室里,他们开始了一场教育创新试验。

  他们说,这不是叛逆“公办学校”、“国际学校”的第三条路线,而是探索出一条汲取“公办学校”、“国际学校”优点,去芜存菁的适合孩子的路。

  李一诺认为,公立学校完全不缺乏有创新有思考的教育者。甚至,她说自己以“无知者无畏”的精神闯进教育圈后,最大的惊喜,就来自这一群“体制内”的教育先锋。也是因为这群人,这场实践才得以成行。

责任编辑:潘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