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聚焦三农 >> 正文

西北乡村里的生死故事

发稿时间:2016-11-07 08:46:23 来源: 中国青年报

  10月15日晚,第21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上,中国青年导演王学博凭借《清水里的刀子》获得“新浪潮”大奖。电影节颁奖词如此评价:“王学博的处女长片《清水里的刀子》讲述的是一位中国山村里的老人因为当地祭祀传统要宰杀一头牛,但由于牛与他之间的深厚情谊而进退两难的故事。宁夏西海固风景入镜,仿佛一帘幕布,把一切都显现在主角风刻般的面庞上,他们将简单却艰辛而充满仪式的一生同如影随形的死亡相连,刻画了一个悲伤而自由的诗样寓言。”

  第一次把西海固方言带到釜山电影节

  “这份荣誉是对回族穆斯林群体坚韧精神的赞扬。”颁奖礼上,王学博特别感谢了两位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西海固地区的回族同名演员杨生仓在电影中的出色表演。

  《清水里的刀子》的主演均为非专业的农民演员。凭借这部电影,两位主演踏上了开幕式的红毯,出席了电影展映活动,与当地的观众交流,第一次把宁夏西海固方言带到了釜山电影节。

  影片改编自回族作家石舒清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获奖同名小说,故事讲述的是宁夏西海固一个偏远村子里,穆斯林老人马子善的老伴儿去世了,老人和儿子决定在老伴40日祭那天宰掉家里的老牛来筹办祭礼。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对这头陪伴家人10多年的老牛精心照料。在祭日前3天,老牛突然开始不吃不喝,为了以一个清洁的内里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据说是在水槽的清水里看到了将要宰它的刀子。马子善对老牛不舍,又无法改变它的命运。到了老伴儿祭日这天,老人对儿子说他要出门去,主动缺席了这场仪式。

  “像这种片子,我很难让那么多职业演员去体验生活半年——体验生活对于乡村题材是起码的,如果不能这样,那我没必要去西海固拍。”从一开始,王学博就不打算为这部电影邀请职业演员,最主要的理由是预算有限,其次他认为,使用一两个演员出身的主演,会很难和其他当地参演者融入到一个氛围中。

  然而,由于开始找的演员后来退出了,王学博对这部作品的第一次电影化尝试,在2010年宣告失败。

  此后,在电影圈做制片人顺风顺水的王学博,还是放不下《清水里的刀子》,这部戏成了他心里的一个结。5年之后重拍《清水里的刀子》,王学博得到了多位知名导演的帮助:不仅有万玛才旦、张猛、尔冬升3位导演联合为影片做监制,在剧组的组建、实际操作等方面给了他很多建议,尔冬升还在拉投资等方面给了他不少支持和帮助,万玛才旦则把之前合作过的、和回族群众有丰富交流经验的副导演介绍给了他。

  2015年9月4日,王学博以电影《塔洛》制片人的身份亮相威尼斯电影节时,他的副导演正奔走于宁夏乡间,挨个村庄为《清水里的刀子》寻找合适的演员。

  “当时那几个县城挨个儿跑遍了,片中的老人马子善的扮演者是在集市上找到的。”王学博说,老爷子78岁了,年轻的时候去过外地打工,也算见多识广。他养过牛,放过羊,关于牛在水里见刀子的传说,他也知道。当时,他老伴儿刚去世,给他讲那个故事的时候,他直接就哭了。唯独不合适的就是他的性格挺外向开朗,而马子善的角色是非常内化的,不过试了一下镜后,大家感觉他可以演得出来。

  两个多月后,《清水里的刀子》宣布杀青,总共花了大约300万元。接下来的10个月,王学博和剪辑师一起,尝试各种不同的剪辑版本,直到发现了一个更好的结尾。最终,这部电影在第21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上完成了首映。几天后,釜山电影节组委会宣布《清水里的刀子》与另一部中国电影《捐赠者》一起成为主竞赛单元“新浪潮”奖获得者。

  “西海固三部曲”

  出生在东北的80后王学博之前对宁夏西海固的了解很少。2007年,王学博还在念大三的时候,他的回族同学给他推荐了一本讲述中国西北穆斯林日常生活的小说——石舒清的《清水里的刀子》,从一头牛的视角来探讨人的死亡,思考人的生命,让王学博感到特别震撼。后来,王学博在同学的鼓动下尝试将这个故事影像化。几个大学生在网上发帖,征集演员,连拍戏的资金都是大家省下的生活费凑出来的。

  最终,有4部短片被制作出来,其中有两部由小说改编的短片,一部原创的剧本,这就是王学博后来所说的“西海固三部曲”。“我还在那儿拍了一个纪录片《满寺村的邦克》,后来入围了当年的中国独立影像展年度十佳纪录片。当时‘西海固三部曲’也入围了中国独立影像展,很多著名导演都是在那儿认识的,包括万玛才旦导演。大家看完都觉得《清水里的刀子》的短片拍得不错,片中原生态的质感很吸引人,就建议把短片发展成长片”。

  2009年年底,王学博给投资人讲了一下这个故事,聊了半小时,对方答应支持他拍片,二话没说,王学博带着副导演就去西海固了。

  在当地,由于吃不到蔬菜,一些人得了口腔溃疡,但大家还是兴致勃勃地每天跟当地人聊天,看看村子里头发生什么了,人家去哪儿就跟着去哪儿。

  “当时感觉那里的生活挺平淡的。”王学博说,他们没有看到当地的方言、生活习惯有什么特别的,倒是聊出来一些有意思的事。比如说,老头儿上年纪了就不能胖,胖了给人感觉不好。有的老头儿上年纪后就会去修行,比如很长时间守在一个山洞里,或者闭门在家,每天只吃三颗枣,“类似这样的我觉得挺有意思,还带点神秘色彩。感受多了,就会对创作有所帮助”。王学博没想到的是,当剧组工作人员到西海固就位的时候,当地的农民演员却不愿意参与拍摄了,电影计划宣告流产。

  原著小说讲的是一个超现实的故事,10个月的体验生活结束后,王学博决定把它讲成一个反映当地穆斯林日常生活的写实故事。“从我第一次拍短片就这样想。”王学博说。

  前不久,电影《清水里的刀子》在北京巡展时,一些观众看得泪流满面,而这并不在王学博的意料之中,在他的预案里没有煽情,平淡如水的流淌才是整部影片的气质。影片的故事很简单,大部分时间都在展示西海固地区的风土人情,“比如片中老人坚持去把刚刚过世的老伴儿欠别人的5块钱还了,我在创作剧本时就没想到过,而当地人却很讲究,生前不能有亏欠。包括老人想到也赶紧得给自己辟一块坟地,否则以后万一葬在一个窄沟窝里就不好了。”王学博说,这些原本是远离自己经验的事,坟地这事是原著里一笔带过的,其他的包括“借米”那段,是以前他做纪录片时搜集到的素材。

  “你比我强,你知道你的死,可是我不知道”

  电影《清水里的刀子》开拍前,王学博就声称要让画面达到米勒的绘画的效果。“我喜欢绘画,也喜欢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因为他的电影就很像油画”。

  王学博跟他的美术指导说,《清水里的刀子》应该在美术上呈现一种古典气质。“不光是美术,整个影片都是走古典气质”。

  “这部小说是1998年写的,不是当下写的小说,小说的感觉也是20世纪90年代的西海固,现在西海固变化很大,所以我在影片里模糊掉了时代背景。”王学博说,这部片子里的人物在造型上也有一些20世纪90年代的感觉,“当下现实中,西海固回民的帽子、头巾跟片子里不太一样了”。

  原著小说只有6000多字,80%的文字都是心理描写,在故事上并没有什么大起大落,用影像呈现的难度很大。“老人的心思很重,不善表达,说出来反倒违背了人物性格。”王学博觉得心理活动只能通过影像和意境化的东西来处理,“所以台词是在不断删减”。

  减法做到极致的结果是,这部电影里甚至没有音乐。在王学博看来,这部电影虽然画面比较有绘画感,但本质却很写实,音乐加上就有主观色彩了,容易破坏整体气质。

  《清水里的刀子》采用了4∶3的画幅。镜头里的宁夏山川广阔,这样的画幅会不会使环境效果打折扣?王学博说:“这片子是走人物内心的,4∶3能更突出人物。”

  在影片中,老牛的生命进入倒计时后,老人也陷入了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之中,发出了“你比我强,你知道你的死,可是我不知道”的叹息。

  《清水里的刀子》除了在釜山电影节获得大奖,也同时收到了温哥华国际电影节、东京FILMex国际电影节、夏威夷国际电影节、摩洛哥国际电影节等10多个电影节的邀请。

  “《清水里的刀子》中的美学是属于世界的,它能在另外一种文化和语境里产生价值得益于最朴素的情感。”本片制片人王子剑在电影获奖后表示。

责任编辑:潘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