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聚焦三农 >> 正文

别做哭泣等待的小女孩

发稿时间:2016-11-09 09:27:43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尽管已长大成人,可内在依然是个无助等待的孩子,需要不断讨好,等别人发现并猜到她想要什么。如果没有得到,内心就充满了愤怒和攻击。这种心理机制,心理学家称之为“嫉羡”。

  ------------------------------------------------------------

  “终于到了羊卓雍湖,她就是我心中那一片水。与世隔绝,又高又冷又美。天空多么近,湖水不悲也不喜。这就是我,我站在这里,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存在,真是一种说不出的幸福。我也想到妈妈……对她已经没有抱怨了。不管怎样,她带我来到这个世界,让我长大,享受到这么多美好的感觉。往事再糟糕,都不能破坏此刻的美。”

  听到贝贝这么说,我的心里似乎也有什么东西融化了。接受心理咨询快3年,这一刻来得多么不容易。

  贝贝是个美丽聪明的女孩,出生在一个贫穷的、重男轻女的家庭,从小吃了很多苦。来咨询时,她已经靠自己的努力成为知名企业的产品经理。然而拥有的这些却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她独自住在北京,经常感觉孤单和彷徨,心中充满怨恨。一接到父母、弟弟的电话就特别烦躁,过年回家待两三天就走。“我这么努力这么好,你们为什么就是看不见!从小我就比弟弟学习好、做事多,却从没得到父母的认可,连最正常的需要都不被允许,差点中断学业,而弟弟就要什么有什么。他们对外人都很友好,却连一点点关爱都不给我……”

  读了很多心理学畅销书,有些观点深深打动了她。比如“父母应该无条件关注孩子、爱孩子”“父母缺乏情感能力会让孩子生不如死”“要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等等。贝贝希望父母承认自己的问题,他们却回避:“他们强调当年家里有多么不容易,好像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很有道理,我受的伤害根本就不算什么”,亲戚们也指责她“辛苦养你这么大,还要怎么样”。

  咨询的初始阶段,贝贝几乎都是在控诉。她对着空气哭泣,反复讲述当年的小女孩是多么无助、委屈和愤怒,怎样压抑自己的需要去讨好身边的每一个人。每次说完她会觉得心里舒服一点,但下次咨询时又是满腔积怨。

  她的内心像有一个痛苦的湖,每次泄洪都能减轻些水压,怎奈上游的河流源源不断送来新的苦水。早期环境中形成的相对僵化的情感和行为模式,就是这条输送苦水的河。

  为人处事必须处处揣摩父母的心意,把自己的需要包上“合理”的——特别是“对弟弟有利”的外衣才能提出来。大家都觉得贝贝是个乖巧可爱的女孩,她却总是满心委屈。这些情绪慢慢也出现在咨询中,贝贝觉得咨询师需要一个“聪明、努力、懂事”的来访者,所以她主动“做了好来访者应该做的一切,回忆了往事、调动了情绪,也认真地思考,理解咨询师的话”,但痛苦却没有减少。之后她越来越委屈和愤怒,开始指责咨询师,就像指责父母:“你和他们一样,那么无情,我就在你眼前伤心难过,你却无动于衷!”

  在贝贝的内心,自己依然是个无力的孩子,想要的在别人手里,需要不断讨好,等别人发现她是个可爱的孩子,并猜到她想要什么。如果没有得到,贝贝的内心就充满了愤怒和攻击。这种心理机制,客体关系心理学家克莱因称之为“嫉羡(envy)”。如果婴儿难以在养育者那里得到不受干扰的满足感,经常会出现嫉羡,觉得母亲占有我需要的养分,母亲明明“有”,却不肯“给”。嫉羡会慢慢掏空爱,逐渐把养育者看成冷漠、吝啬、不为自己所动的人。

  由于早期经历了太多忽视和拒绝,贝贝嫉羡的感觉非常重。在咨询关系中,她感觉咨询师具有一种能力,可以让她不再痛苦,但是咨询师就是“不愿施加这样的魔法”。在巨大的委屈面前,咨询中曾经有过的温暖、理解和领悟都显得微不足道了。

  嫉羡的主题在生活事件和咨询室中反复出现,经过多次讨论,贝贝开始“看见”自己:一个内心充满伤痛的孩子,不相信别人会爱她、在意她。这个孩子紧紧盯着身边人的蛛丝马迹,看他们会不会残忍地对待自己。只要一有痕迹,心灵就会旧伤复发,疼痛不已。这时她难以信任对方的善意,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于是把对方推得更远。几乎没有人能通过这么严格的考验,别人甚至还没觉察就已经被归入迫害者的行列。嫉羡就这样瓦解了曾经建立的爱与信任。

  看到自己对“不提要求就能得到全然满足”的执著,贝贝伤心地哭了很久,“之前讲了也得不到,我再也不要陷入这种痛苦,就强烈地期待别人主动送来我要的”。她为童年的自己哭泣,决定放弃这个无法实现的愿望。“没有人能修改历史,我就是这么长大的。无论付出什么代价,以前的苦也不会再改变了……不再期待别人改变,我想自己照顾好自己”。

  她尝试在感觉到忽视和拒绝时,不是马上把对方打入冷宫,而是在这个痛点静下来,耐受一会儿,想想到底发生了什么:“他真的知道我想要什么吗?他是不是有什么现实的难处,想做而做不到?也许他用了他自己的方式……”

  她发现可能性有很多种,的确有些人是自私、残忍的,但更多的时候,情况并没有那么糟,对方也许不像期待的那么好,也不至于是担心的那么坏。她渐渐可以直接表达自己的需要,也得到了更多善意的回馈。

  在这个阶段,贝贝心中的父母形象有了变化,她回忆起很多童年温暖的片段,现实中与家人的关系也有一定的改善:“他们是有很多毛病,改不了,很气人,但是他们也是善良的人,是我的亲人。”

  不再期待完美的照顾者,贝贝开始自己照顾自己,主动满足自己的愿望。“与其怨别人不给我,不如自己去建设”。贝贝不想再做那个可怜的、眼巴巴等着父母看见的小女孩,一次次失望也不敢走开。“小时候只能这样,现在我长大了,可以为自己做很多,如果还是哭泣着等待,那就不是父母的问题,而是自己的问题”。

  这些努力,让贝贝渐渐与痛苦回忆分离,活在现实里。她说,我不想没完没了地控诉父母了,控诉最容易,把问题都归于别人,好像自己就是个受害者。这样能痛快一时,然后呢?真正的解脱,不在于期待别人改变,而是看见往事是怎样重复制造了今天的痛苦,是学会用新的方式生活。换一种活法,跟往事干杯,好好享受今天。

  贝贝,愿美丽的湖水留在你心中,属于你自己,属于当下。

责任编辑:潘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