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聚焦三农 >> 正文

河南商水县村干部:管村有办法致富有门道

发稿时间:2016-11-25 08:46:57 来源: 农民日报

  王演庄:计生干部教养鸭

  11月15日上午,河南省商水县白寺镇木庄、北岳、靳庄、王演庄等行政村的30名养鸭户,来到王演庄村计生专干李华丽的养鸭场参加养鸭技术培训。李华丽不仅讲解了蛋鸭的防疫、疾病防治和饲料配备技术,还指导养鸭户们现场操作幼鸭防疫技术。

  2年前,李华丽在镇计生协会和“巧媳妇”工程的帮助下办起养鸭场,饲养3000多只蛋鸭,年养鸭纯收入20万多元。李华丽养鸭致富后不忘贫困计生户,去年以来,李华丽不仅免费举办养鸭技术培训班,还把自己的养鸭场作为培训示范场地,现场向贫困户传授养鸭技术。在李华丽的技术培训下,王演庄村6户计生贫困户办起养鸭场,北岳、安庄、木庄、靳庄、周庄等10个村的30户养鸭户,也慕名前来学习养鸭技术。养殖户的蛋鸭生病,李华丽还义务上门帮助救治。

  村里的计生贫困户养鸭,李华丽不仅从技术上帮扶,还帮助他们解决资金、销售难题。如今,白寺镇计生贫困户已创办养鸭场30个,户均养鸭年纯收入16万元,30户计生贫困户实现2年脱贫。

  杜店村:养鸡王带富乡邻

  在商水县舒庄乡,只要提起杜店行政村党支部副书记杜金海,人们都知道他是“养鸡王”。几年来,他不仅依靠养鸡走上致富路,还带动和帮助当地120多户群众和贫困户走上养鸡致富之路。

  2010年春季,身为村干部的杜金海通过自学掌握了养鸡技术,并在乡政府的帮助下投资8万余元建起养鸡场,购进孵化箱和种蛋,开始孵化小鸡,从事肉鸡、蛋鸡的饲养。经过精心管理和科学饲养,当年纯收入3万多元。

  尝到甜头的杜金海,不仅自己的养鸡场规模逐年扩大,还带领乡亲们、帮助贫困户养鸡致富。2012年,他创办了农民养殖合作社,优先发展贫困户为合作社社员,并对社员统一供鸡苗、统一供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过去,养鸡户产出的鸡蛋淡季不好销,加入合作社后,淡季、旺季都不愁卖。

  杜金海还利用乡村人口学校免费举办多期养鸡技术培训班。他还印发服务卡,开通服务热线,随时为养鸡户提供技术咨询、疾病防治和销售服务。对贫困户,杜金海则赊销饲料、赊销雏鸡,而且上门指导技术。在他的带动和帮助下,杜店、小朱庄、大朱庄、王楼、位庄、乔庄、片一张、北岳、杨集、北王张等村有120多户村民和贫困户靠养鸡走上致富路。目前,杜金海的农民养殖合作社社员已发展到36户。他本人也先后被县、乡有关部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乔庄村:顺口溜春风化雨

  在商水县乔庄村,大人小孩都会说朗朗上口的顺口溜。要问他们从哪里学来的,他们都说是跟村计生专干訾春玲学来的。

  笔者走进訾春玲家时,正赶上她在电脑前创作顺口溜。提起写顺口溜,訾春玲拿出6本笔记本让笔者翻看:“这些都是我这十多年创作的顺口溜,以普法宣传教育、健康文明教育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为主。”笔者打开笔记本,朗朗上口的顺口溜令人耳目一新:比如“不懂法律害处大,如同盲人骑瞎马。人人都要学法律,心明眼亮走天下。”“聚众赌博把钱耍,输钱受穷家人骂。天长日久危害大,公安机关来处罚。”等等。

  訾春玲是怎么想起写顺口溜的呢?她告诉笔者:“这些年,我担任村计生管理员、普法宣传员,还当选乡人大代表,感到自己有责任去做宣传教育工作。我感到写顺口溜教育村民是个好方式,因为大人小孩都容易记。就这样,我开始利用空闲时间写顺口溜,还经常把从报纸、杂志上看到的好顺口溜摘抄下来,通过黑板报、宣传栏、大喇叭等形式向群众传播。”

  为了进行分类教育,訾春玲写顺口溜也有针对性。比如教育群众健康文明的:“建设文明新农村,需要人人来参与。讲文明,改恶习,移风易俗树新风;不乱扔,不乱倒,讲究卫生要做到。”比如宣传惠农政策的:“粮食直补政策好,农民种田热情高;多种田地多打粮,加快脚步奔小康。”“合作医疗政策好,农民健康有保障,大病小病都能报,穷人富人都一样。”

  伴随“三农”事业的发展,訾春玲的顺口溜也跟着变化。特别是近几年党的惠农政策一拨接一拨:学生上学“两免一补”、农民种粮有粮食直补,还有农机家电补贴、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计划生育奖励扶助以及二孩生育政策、沼气补贴等,訾春玲及时把这些好政策以及给农村带来的新变化都编成了顺口溜,在村民中广为传颂。

  杨集村:村官就要办实事

  商水县杨集村的村委会主任杨怀金,主持村里工作两年不到,却为群众办了一件又一件实事。

  杨集村是一个2800多人的国家级贫困村。2015年10月,杨怀金将村里32户贫困群众作为第一批扶贫对象,并向县扶贫办申报扶贫项目,决定种植西瓜360亩,县扶贫办为32户贫困群众每户免费提供1吨西瓜专用复合肥。杨怀金又跑到扶沟县西瓜种植基地为贫困户统一购回省农大培育的“新机遇”西瓜新品种,亩均收入4000多元。西瓜完全收获前,杨怀金又指导种瓜户育上花菜苗,西瓜收完种花菜,实现麦-瓜-菜一年三熟,亩均年收入达到8000元。

  下一步,杨怀金计划扩大西瓜种植面积,力争让全村80%的群众能够通过种植西瓜致富。同时,他已考察好大棚草菇项目,规划好园区,并邀请在外担当草菇技术员的村民回村指导发展草菇产业。

  村里困难户的情况,杨怀金摸得“门儿清”,每一户的情况他都心里有数。70岁的特困户杨玉领,一家三口住在漏雨的土坯房里。今年春季,杨怀金为杨玉领跑来危房改造资金建造4间新房。71岁的杨永海也是村里最典型的特困户。这两年,每到农忙季节,杨怀金都带领村干部帮助夏收夏种、秋收秋种……

  村里的退伍军人杨长水告诉笔者:“杨怀金主持村‘两委’工作2年来,为给群众办事自己垫进去4万多元,这是我们全村党员都清楚的事儿。”

  吴庄村:活用乡村大喇叭

  “村民们早上好!今天的乡村广播站开始播音了。今天我们节目的内容是全面实施二孩生育政策,欢迎大家认真收听……”11月16日早上7点,正值村民们的早饭时间,河南省商水县吴庄村的“乡村大喇叭”又开始播出了。

  创办“乡村大喇叭”的是吴庄村党支部书记、计生协会会长、商水县第十四届人大代表耿改花。为深入宣传党和政府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更好地宣传各项法律法规和农业科技,从2011年开始,耿改花利用村部大喇叭创办乡村广播节目,自己既当编辑又当播音员。

  为办好乡村广播,耿改花订阅十多种党报党刊和农业科技类报刊,还购买了各类法律法规书籍学习,先后撰写、编辑200多期广播讲座及节目稿,向广大村民传播党和政府的政策、方针以及各项法律法规和农业科技知识。耿改花自己经常学习,对政策领会得透,宣传时能够对有关政策、法规进行细致解读,保证乡亲们都能听得懂。遇到群众反映听不明白的问题,她就反复讲解。

  有了这个“乡村大喇叭”,吴庄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政策观念明显增强,村民们自觉遵纪守法,而且互相团结、尊老爱幼,争当计划生育和科技致富标兵。村民韩伟说:“几天不听‘乡村大喇叭’,就觉得少点什么,这个‘乡村大喇叭’已经与我们分不开了。”

  许村:贫困村脱贫有道

  商水县邓城镇许村,如今的田间地头与3年前相比大不相同:百亩生态葡萄采摘园、百亩梨园、百亩银杏林,每逢收获季节,每天都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光、采摘。要说许村的变化,就得说说村党支部书记许四新。

  许村有3000多人,原是国家级贫困村。2013年春季,经党员投票选举,56岁的许四新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一番考量后,许四新决定将地块小、缺管理的农田集中流转变成生态果园。恰好此时镇党委为许村派来驻村“第一书记”张耀。张耀与返乡农民工叶天力合伙以每亩1200元租金流转104亩耕地创办天力生态葡萄采摘园,并安排15名贫困户家庭妇女长年打工。

  打工挣钱靠技术,而许村外出打工的村民因为没有专业技术,靠干苦力挣钱不多。经过许四新和张耀的努力,镇政府邀请面点师免费为许村群众举办6期炸油条技术培训班,全村600多人通过培训掌握了炸油条技术,其中500多人长年外出做炸油条生意,足迹遍布全国30个城市,人均炸油条年收入6万元,全村仅炸油条一项年收入3000万元。

  生态葡萄园创办成功后,许四新也以每亩1200元租金流转村民350亩耕地创办惠林家庭农场,发展晚秋黄梨120亩,种植优质红薯230亩,吸收村里20名贫困家庭妇女在农场长年打工,每人月收入2000多元。(乔连军 )

责任编辑:潘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