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聚焦三农 >> 正文

老支书的最后一班岗

发稿时间:2016-12-02 09:20:03 来源: 农民日报

  “向老师,您帮我们看看,这梨树修剪要注意些啥子?”11月27日下午,在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方山镇方山村黄金梨种植基地,老支书朱光荣专门从纳溪请来黄金梨种植土专家向省辉,现场给几位村干部讲解梨树修枝要点,以便他们将来能指导果农科学管理。

  其实今年12月,朱光荣就光荣退休了。“虽然即将退休,但我必须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今年62岁的朱光荣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已经16年。16年来,在他的努力之下,硬是让一个高海拔的贫困村变成烧上天然气、喝上自来水、出门坐公交、增收有蚕茧、坡上有果树、林下有养殖的“泸州文明新村”。201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超过12000元,是16年前的20倍。

  2000年,时年46岁的朱光荣在镇党委领导的三次上门邀请和乡亲们的期盼下,走上方山村党支部书记岗位。“有女不嫁方山坡,有气无力莫上坡,公鸡不叫不烧锅”,面对这首当时传唱的民谣,朱光荣心里很不是滋味儿。

  “方山村不能一直这样贫困下去。”担起党支部书记重担后,朱光荣明白,唯有修路兴业才是出路。2001年,为弥补修路资金不足,他带头捐资修路,朱光荣瞒着妻子将家中两头肥猪卖掉,抽出1000元捐资修路。妻子气他自作主张,一晚上没让他进屋,那晚朱光荣硬是在屋檐下的簸箕里将就了一夜,他也因此有了“簸箕书记”的称号。睡了一晚簸箕,换来全村群众支持,不久宽阔的水泥路延伸进了村头。

  方山村民有30多年的养蚕经验,可是技术落后,养蚕靠运气。朱光荣带头组建起养蚕技术协会,走“公司+协会+农户”的养殖模式,并在公司支持下,推广室外养蚕、方格上茧、六季蚕等多项实用新技术,大大提高了养蚕效益,蚕茧收入从2000年的20万元增加到2016年的180万元。

  方山村地广人稀,又是山坡地,经过调研,近几年朱光荣又带动乡亲们发展起核桃产业。目前,全村种植核桃6000多亩,建成江阳区最大的核桃种植基地。“核桃收入有限,需要立体套养才能让群众获得更大收益。”从2010年开始,朱光荣又带头并利用核桃树下闲地发展林下土鸡养殖,现在全村年出栏土鸡10万只,户均土鸡增收超过2000元。

  方山村四季盛产水果,但都没有形成规模。2012年,在朱光荣的努力下,引进业主规模发展优质葡萄、黄金梨等时令水果。现在,在业主的带动下,方山村已发展水果种植1200多亩,今年村民靠着水果就实现增收1000多元。

  靠着养蚕、种核桃、养林下鸡和种水果,方山村民的钱包鼓起来了,朱光荣又开始忙于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先后将自来水、天然气、宽带引入方山村。2015年,在上级有关部门支持下,泸州城乡公交欢快地进了村……

  时光匆匆,眼看退休在即,朱光荣仍在不停忙碌。他想赶在退休前帮村民彻底解决梨树管护的技术问题,争取让黄金梨早日成为方山村继蚕茧、核桃、林下鸡后的又一富民特产。(周超文陈扬彭芸)

责任编辑:潘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