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业之翼”飞得更远更稳
发稿时间:2017-01-05 08:53:55 来源: 农民日报
拯救蜜蜂从何着手:
保护蜜蜂资源,推广生物农药和绿色防控
既然蜜蜂种群数量正在不断萎缩,拯救蜜蜂刻不容缓,那又应该从何做起呢?
农业部畜牧业司是蜜蜂饲养和蜂产业的主管部门,马有祥认为,拯救蜜蜂首先要保护蜜蜂资源。据他介绍,目前农业部已在北京、吉林等地建立10个国家级蜜蜂基因库保种厂和保护区,保护地方蜜蜂环境,初步构建了基因库、保护区、保种厂相结合的蜜蜂品种资源保护机制,启动了蜜蜂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和种蜂补贴试点。
虽然我国本土的中华蜜蜂大约只占蜜蜂总量的1/3,但孙小林则建议,“应首先保护中蜂,因为中蜂的抗寒、抗敌害的能力远远超过洋蜂,洋蜂的嗅觉远远不如中蜂,它和我国很多作物不匹配,授粉率比中蜂低多了。”
蜜蜂急剧减少的最大凶手就是农药、化肥。能不能鱼与熊掌兼得?既消灭了农作物上的害虫,又避免毒害蜜蜂,进而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周卫兵的答案是肯定的。据他介绍,九康研发生产的生物农药、生物肥料是环境友好型产品,生物农药具有极强的靶标选择性,对人和蜜蜂等的毒害为零,且施用一周后即可自然降解无残留;生物肥料不仅供给作物足够的养分,对农作物和水土的污染很小。
从2015年开始,农业部在全国组织开展“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张礼生表示,“减药是大势所趋,减药之后的替代技术是绿色防控,国家主推的绿色防控和蜜蜂授粉融合推进,目前已有10多套主导的技术,有些技术做的还是不错的。”
河北省植保植检站研究员王静多年来一直在省内示范推广蜜蜂授粉及绿色防控技术集成。据她介绍,诱虫灯、黏虫板等诱杀技术,布施防虫网,释放天敌昆虫这些绿色防控措施,既免除了化学农药防治的人工成本,也给蜜蜂营造了一个适宜活动的环境。
美国有250万蜂群,其中有150万以上用于出租授粉,养蜂收入的90%是靠出租蜜蜂授粉获得,10%来自出售蜂产品。而在我国,蜂农养蜜蜂主要是为了售卖蜂产品,授粉则是免费的顺便行为。因此,吴杰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高景林建议,授粉必须走产业化道路,国家要对蜂农进行补贴,加快授粉技术的推广力度,逐步建立蜜蜂有偿授粉队伍和机制,并完善蜜蜂授粉的供求体系,建立授粉服务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