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活还得靠农机
发稿时间:2017-02-10 09:34:01 来源: 农民日报
正月十五未过,但春天已经来临。2月9日,甘肃省静宁县原安乡张营村45岁的孙彦东早早起来给他养殖的20头肉牛加工精饲料。他将玉米、油渣、小麦、豌豆按一定比例混合到一起,放进了粉碎机。
忙完活儿,孙彦东还得开上自己的“双排座”,驱车30多公里赶往县农机局,开始谋划新一年他“牛”事业中最重要的一项“规划”。
静宁是全国有名的苹果之乡,但发展中南北不均衡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当地政府。为缩小与南部苹果主产区乡镇的差距,近年来,该县在不适合栽建果园的西北部乡镇大力推广旱作农业,并延长产业链条,利用玉米秸秆适度发展养牛业,通过“过腹增值”来增加群众收入。
张营村120多户群众就种植玉米3000多亩、牛饲养量超过900头;孙彦东则从2014年的4头牛发展到目前的20头,2017年,他准备种20亩饲草型玉米、10亩甜高粱,才能供得上饲料。
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孙彦东和妻子发现,光靠人工劳作,他们已经“干不动”这么多活了,机械化种地一下子成为两口子不得不面对的新课题!
2015年,孙彦东花1.8万元购买了一台30马力的小型四轮拖拉机进行覆膜,使以往5个人至少得劳作3天多的活一天就能干完;2016年,乡政府又奖励了他一辆70马力的深松机,翻土施肥的问题也得到解决。
新的一年里,孙彦东最迫切的就是购买一台玉米秸秆青贮粉碎一体机,“光网上看了不知多少遍了,100马力的最合适,得20多万元呢!如果农机补贴能多点的话,我就下决心买。”
孙彦东告诉记者,养起牛的这几年里,困扰他的其实一直是用工成本太高的问题!“而用工成本太高说到底,就是我们山区种地机械化率太低。”
孙彦东说,要想有优质饲料,必须在10月上旬玉米的乳熟期一次性完成收割、装车、拉运、粉碎、碾压、密封5道青贮工序。为了抢时间,他一次最少得雇20个人,连续忙上7天,光青贮就得花掉2万多元!
“如果能购买上一台青贮粉碎一体机,5道工序在地里一次性就可以完成,20个人7天的活一个人一台机器一天半就基本可以干完了!”春节期间,孙彦东和村民们一直在讨论青贮机的事儿,“不光是我想买,邻居亲戚们也都盼着我赶紧买,大家都说愿意掏加工费让我去帮忙呢!”(王雄雄 记者 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