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富贵病”增多需警惕
发稿时间:2017-04-05 09:06:32 来源: 农民日报
近日,山西省壶关县龙泉镇一辈子务农的王大爷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得“富贵病”——糖尿病。原来这些年日子越过越好,王大爷开始在家享清福,经常找老朋友打牌、搓麻将、喝酒吃肉,结果血糖越来越高。事实上,在农村肥胖、高血脂、冠心病等“富贵病”或者说慢性病早已不稀奇。《2016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就显示,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死因构成中,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等位居前列,很多常见慢性病的增速甚至超过城市。
农村人患上“富贵病”,究其原因大致有四点:
一是生活习惯变差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农村不少居民高盐、高糖、高热量食品摄入剧增,膳食状况发生了巨大改变。加上体力活动减少,使得肥胖率激增。另外,一些农村酗酒、斗酒等恶习依然存在。
二是卫生服务能力差。这些年来随着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强化,使得慢性病的检出率比过去提高了。但农村的整体医疗水平仍然较低,关于慢性病预防与治疗的知识匮乏,各类疾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低于城市。
三是基础设施不完善。相对来说,农村各种资源配置仍处于“低配”状态。比如村镇医院缺乏相对优质的医疗队伍和人才,硬件设备与城市比存在较大差距,对疾病的防控能力较差。农村院前急救体系普遍力量不足,一些地区急救还在靠手推车、拖拉机甚至背着跑。出现急病或意外伤害,急救速度、效果都不令人满意。
四是自然乡土遭破坏。这些年来一些农村的水、空气、土地、森林等环境资源遭到破坏,部分村镇还存在随意倾倒生活垃圾、不合理处理畜禽粪便等现象,自然环境日益恶化,危害农民健康。
要想改善农村健康现状,从政府层面而言,一要切实制定农村健康改善政策,关注食品安全、人口老龄化、贫困、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建立有利于农民健康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二要强化农村慢性病防控策略,改变“轻预防、重治疗、轻康复”的状况和意识,加强慢病监测与管理,提升基层卫生部门的综合干预控制能力。三要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农民的健康素养,倡导和促进农民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从农民自身而言,根本在于改变行为。第一,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规避风险因素。少打麻将多运动,少油少盐少喝酒,维持健康体重。第二,掌握慢性病管理知识,及时体检,发现疾病及时治疗。科学就医,合理用药。第三,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为自身健康打造良好的自然空间。(秦风明 李红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