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聚焦三农 >> 正文

闫支书和他的红灯笼事业

发稿时间:2017-06-02 00:00:00 来源: 农民日报

  

  红庙灯笼村外景(资料图片)

  魏明俊

  提起灯笼产业,人们自然会想起被誉为“京郊灯笼第一村”的北京市怀柔区九渡河镇红庙村。这个曾经以果林业为主的小山村,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创业,终于把红灯笼打造成为本村的名片。红灯笼不仅远销其他省市,还远销到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为村民增收致富。说起红庙村灯笼产业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得不提及村党支部书记闫万军,正是他对红灯笼产业的热情和执着,才让村里的灯笼产业发展到今天。

  致富寻良方拜师学艺忙

  “做龙骨、轧灯布、贴云子、嵌金丝……”在怀柔区九渡河镇红庙村,聊起做灯笼,几乎每个村民都能说上半天。而在10年前,这里家家户户悬挂的灯笼还都来自村民外出采购。“看着过节时满街的红灯笼,忽然想到,或许这是一条致富门路。”红庙村党支部书记闫万军在一次外出时有感而发,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全村老少齐上阵,齐心协力做灯笼”的场景。那时的红庙村,人均纯收入不足5000元,如何让大家富起来一直困扰着他。

  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让闫万军第一次知道了做灯笼的复杂技艺。几天的学习,他虽然仅学到一些皮毛,却坚定了信心。他带着满脑子的问号回到村里后,便开始收集各式各样的旧灯笼仔细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苦心琢磨,闫万军终于做出了第一个可以拿得出手的红灯笼。

  随后,在闫万军的言传身教下,不到一个月时间,一个个大红灯笼被他带领村民扎了出来。一经上市,销路竟出奇的好。当年,村里就成立了“喜庆吉祥”灯笼专业合作社,村民在合作社领料,在自家制作,成品统一销售,年底分红。看到做灯笼可以挣钱,村民的脸上绽开了笑容。

  2007年,闫万军借助“手工艺人下乡”活动的契机,又拜“北京灯笼张”张明亮老先生为师,学习起各种灯笼的制作工艺。从此,红庙村摇身一变成为“京郊灯笼第一村”。

  要谋大发展研发得跟上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红庙村的灯笼制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一股危机感却开始困扰闫万军。“开门红,不等于长期红。北京的材料成本、运输成本、人力成本等相比于外地,都不具备优势。只有坚持在用料和技艺上精打细算,做出更精良的灯笼,才会有活路。”想到这儿,闫万军决定投入研发费用,做出属于红庙人自己的灯笼。

  “为什么要投入研发费用?”“现在这样不也卖得很好吗?”

  令闫万军没有想到的是,他的想法在合作社会上一经提出,就被各种的疑问淹没,最终没有获得通过。由此,闫万军心中的那份激情也渐渐地冷却。结果正如闫万军所料,没过多久,吃老本的“红庙灯笼”很快迎来了危机,灯笼销路不好,刚刚建立起来的品牌也走到了悬崖的边缘。

  “万军,这个产业很好,你可千万不要把它弄没了,这里面可有你的心血啊。”朋友的一席话,让闫万军心中再燃研发热火。

  “我来成立一家公司,研发费用我自己投,盈亏自己承担,大家做好灯笼就是了。”闫万军的这番话终于打消了村民的思想顾虑,再次聚齐起全村人的心。于是,他拿出所有积蓄,在距离红庙村不远的东宫村建起了全新的厂房。

  经过多次改进,红庙灯笼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采用钢丝、铅丝制作花灯骨架,电焊成型的方法,其特点是结实耐用,不易变形。灯笼的面料多为化纤纺织品,以光亮平滑的缎面居多。灯面的装饰纹样,除手工彩绘之外,还采用“汤印、转移印花”新工艺,将印好图案的专用塑料薄膜贴在面料上,经过热压处理后,图案就会附着在面料上,揭去薄膜,图案与手绘无异,而成本却大大降低。

  红庙灯笼厂还根据客户的需求,推出了“收旧翻新”的服务措施,对那些常年需用花灯的企业、商家、文化部门均开展了此项服务。在他们定制的花灯骨架上,先做一遍喷漆处理,保证骨架多年不生锈,裱糊面料后交给客户使用。待使用到一定时间,虽然面料出现褪色或污损,但骨架并未变形,也不生锈,把这些旧花灯收回花灯厂,重新更换面料,重新彩绘,厂子只收加工费。这种二次加工、返厂更新的模式,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受到客户欢迎。

责任编辑:潘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