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邮箱: youthcunguan@qq.com
首页 >> 聚焦三农 >> 正文

葡萄痴人坚守育种24年

http://www.youth.cn 2017-07-10 00:00:00 中国青年网

  6月的山东平度大泽山下,上午10点左右的葡萄大棚里温度已经接近50摄氏度。一个头发半白的老人,站在一株葡萄藤下抬头盯着似开未开的葡萄花串一动不动,灵巧的双手在葡萄花穗间跳动,汗水从眉梢滴落转眼浸湿了衣背。像这样专心致志地搞葡萄杂交,韩玉波一“站”就是24年。有人说他是种葡萄的“痴人”——搞葡萄杂交育种光赔钱不赚钱;但更多的当地农民亲切称他为葡萄杂交领域的“袁隆平”——他培育的葡萄新品种带动了当地鲜食葡萄的更新换代升级,近2万户农民和5万亩葡萄从中受益。53岁的江北葡萄研究所所长韩玉波并不在意别人怎么说他,每日依然我行我素,执拗地在葡萄藤下做杂交,在农民的地头上传技术。他说,他是大泽山的子孙,种好葡萄只是做好了自己的本分。

  犯“痴劲”,非把杂交葡萄搞成不可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回到1993年,韩玉波恐怕做梦都不会想到与杂交葡萄的一次偶遇,竟然能让葡萄杂交成为自己24年如一日孜孜追求的事业。“那是一棵‘秋黑’葡萄,分出3根枝条,中间的一根特别粗,结出的葡萄个头单粒特别大,几乎是旁边枝条上葡萄的两倍。”韩玉波对这次美妙的邂逅记忆犹新,当时他还对葡萄杂交一无所知,出于好奇就将这根枝条进行裁剪扦插培育,1997年他到甘肃农业大学学习,启蒙老师常永义教授告诉他,这是单株芽变(基因突变)产生的新品种,概率是十万分之一。“这就是缘分吧。”韩玉波当时十分兴奋,萌生了将新品种培育出来的想法。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对于一个普通农民来说,韩玉波缺少必要的杂交知识和技术,而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实践—读书—实践就成了他固定的工作轨迹。葡萄杂交的技术对时间要求非常苛刻,时间一过就只能再等一年,为此韩玉波没少走弯路,一连几年没有任何进展和收获,还赔了不少钱。有人说,韩玉波痴人说梦呢,土农民还想培育出新品种?可韩玉波还就犯起了“痴劲”,非要把这杂交葡萄搞成不可。他白天在地里实验,晚上就翻书积累知识;农忙时站在葡萄藤下搞杂交,农闲时外出取经拜师学艺。皇天不负苦心人,随着知识的丰富和技术的日臻成熟,2007年,历经14年韩玉波终于培育出了葡萄新品种“江北紫地球”,而这也是继上世纪50年代邵纪远夫妇培育的“泽山1号”“泽山2号”后第3个大泽山本地葡萄新品种。

  五个本地品种三个是他培育的

  韩玉波十分高兴,但也清楚地认识到,“江北紫地球”有果粒大,肉质紧密的良好品质的同时,还有果香味不浓、甜度不高的不足。怎么办?“还要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杂交改良。”韩玉波下定了决心,把心态放空,一切又从零开始。重新研究葡萄杂交育种的每一个过程和细节,北上沈阳,南下江浙,西去新疆,到处求师学艺,并且得到了李邵星老师亲自指点。有了“紫地球”成功的经验,韩玉波为了增加杂交成功几率,果断将自家的50亩处在丰产期的葡萄换掉,改成了杂交试验田,并成立了“江北葡萄研究所”。“韩玉波脑子真坏掉了,研究出个酸不溜丢的葡萄,就连日子也不过了。”这次很多人都不看好他的决定,包括他的妻子和孩子。“当时心里是真埋怨,他就是迷上葡萄了。”韩玉波的妻子没拦住他,但看着他真是把葡萄当成造福父老乡亲的事业来做,转而全力支持他搞葡萄杂交研究。

编辑:潘倩倩 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