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变通途——第二条进疆公路大通道建设纪实
发稿时间:2017-07-10 17:10:03 来源: 新华社
戈壁变通途
——第二条进疆公路大通道建设纪实
这里是一片无人区,没有路,也没有水,连手机信号也没有。然而,经过筑路工人多年奋战,京新高速从这片戈壁滩上穿越而过,成为继连霍高速公路后的第二条进疆公路大通道。京新高速全长2540公里,建成后北京到新疆的行车里程将缩短1300多公里,预计7月中旬京新高速内蒙古、甘肃和新疆将实现三省区联动通车。
穿越无人区
京新高速明哈公路起点为新疆与甘肃交界的明水,止于新疆哈密市骆驼圈子,接于连霍高速,线路全长178公里,设计速度为每小时120公里。但不同于内地高速公路,明哈公路双向四车道中间预留了一条18米宽的中间地带,以便未来改扩建为双向八车道。
新疆哈密本是缺雨少水的干旱地区,可有些地名却带有“泉”字。在京新高速新疆段的交通标识牌上,可以看到诸如白山泉、鸭子泉、野马泉和境儿泉等地名。然而,在这片戈壁滩上,却很少能见到泉水,为数不多的水也是咸水、苦水,不适合人饮用。
寻水,成为筑路人最大的难题。京新高速明哈项目第三、七标段项目经理常文军说,在这片有“泉”字的戈壁滩上,水是最宝贵的资源,项目用水都需要从几十公里外的地方拉运,一吨水的费用高达60元,每年光用水就要支出上百万元。
京新高速经过的无人区是百里风区的一部分——苦水烟墩风区。这个区间常年刮大风,就是平常的好天气,风力也有四五级。“风暴来时,漫天飞舞的都是石子。”京新高速明哈项目第三、七标段总工程师党江涛说,也就在短短的十几分钟时间,那次大风把一排房子都吹倒了。
严把环保和质量关
在京新高速明哈公路靠近甘肃的一侧是布满黑色砾石的戈壁,被当地人称为“黑戈壁”。戈壁生态环境脆弱,明哈公路项目建设指挥部从一开始就把绿色环保作为首要目标。在施工便道、取土料场均设立环保桩,严格确定界限,减少地表扰动和植被损坏范围。施工结束后对取土场进行土地整治,尽可能降低减缓坡度,做到最低程度地破坏自然环境。
京新高速明哈公路项目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周岗说,京新高速明哈公路穿越无人区,经常有黄羊、狼等野生动物出现。为保护野生动物迁徙,明哈公路专门设计了14处动物穿越通道,沿线还设置了野生动物饮水区域。
此外,在施工中指挥部引进了沥青指纹识别检测技术,采集了新疆多个厂家的沥青红外谱图,建立标准谱图数据库。这不但缩短了检验时间,还彻底将假冒沥青拒之门外,同时还引入现代信息化管理技术,在沥青拌和站安装黑匣子,实现对所有项目施工重要工序的实时监控,以确保项目质量、安全和进度等。
承载梦想和期望
“寒意欲透简易房,工期只恨夜来霜。人消瘦,道渐长,游子逢节觉凄凉,月下华灯应初上,团圆唯缺筑路郎。”明哈公路第八标段拌和站站长陈建文创作的一首小诗,反映出多年筑路工友的心声。
京新高速明哈公路所经过的区域,每年只有6个月的有效施工期。“除了风沙,戈壁滩上什么都没有,买个菜都要到200多公里外的地方,但京新高速是进疆第二大通道,再苦也要坚守到通车那一天。”京新高速明哈项目第一、五标段项目经理张立峰,自1995年进疆后参与了新疆主要高速公路的建设,其中包括第一条进疆大通道——连霍高速公路的建设。
2000年5月,哈密市首次提出修建“三北”(东北、华北和西北)最捷公路大通道,穿越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京、内蒙古、甘肃和新疆,形成一条新疆霍尔果斯至天津港的最便捷出海大通道。
2009年8月,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分别启动了京新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咨询评估工作,并提出按照内蒙古、甘肃和新疆“三省联动、一次建成”的思路安排和开展项目前期工作。
哈密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白建国说,京新高速明水至哈密的高速公路是联通华东、华北、西北地区和中亚以至欧洲的快捷公路运输通道。京新高速打通了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的东部出口,形成了第二条全天候进出新疆的交通大动脉,对推进“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记者 蔡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