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聚焦三农 >> 正文

培训后外出打工挣钱更多

发稿时间:2017-07-24 00:00:00 来源: 农民日报

  羊生病了不知道如何处理、不懂如何配料、不会按时防疫,传统落后的养殖习惯和经验严重影响了养殖产业进程;在啤特果园里套种玉米,却不知道给苗木留有足够的通风日照空间,也不懂得科学管护、补肥、除虫、剪枝,苗木长势和挂果情况差别很大;想外出务工增加劳务收入,结果去了技术活干不了……作为甘肃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县之一,在地处甘青两省交界地带的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缺技术一度成为这里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拦路虎”。

  “农民综合素质能力水平高不高,是决定他们能否增收致富的关键性因素。”挂职积石山县委副书记的金川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尚勇说,作为该县的对口帮扶单位,公司帮扶干部们从刚一进驻积石山县开展帮扶工作的就注意到了这一点,“与物质的匮乏相比,农村贫困群众技能、素质、观念的缺失,必须下功夫提升”。

  为了着力解决当地贫困群众在脱贫致富进程中非常突出的“缺技术”的难题,金川公司发挥自有职工培训中心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在前期实施培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将劳务技能培训由最初在部分乡镇实施扩大至全县,还专门成立了“驻积石山县精准扶贫技能培训站”,派遣教师到积石山开展异地办班,送培训上门。同时,他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大了产业支撑人才培训力度。

  “以前,我出门打工,没有技术只能干些力气活。现在经过培训,我拿到了国家认可的技能鉴定证,出门打工‘牌子’亮,挣钱多!”积石山县刘集乡肖家村村民肖国栋,过去长期在外地打工,一年辛辛苦苦劳作,收入却只有2万元左右。经过金川集团公司培训中心培训后,他掌握了过硬的焊工技能,现在带领村里的3位村民从事火炉焊接加工,年收入达到了7万多元。

  “多学一门技术,就多了一个门路。农民群众一旦掌握了科学技术,产业发展就会如虎添翼。”金川集团公司驻积石山县脱贫攻坚工作站负责人、公司工会副主席姚希明说,驻积石山开展帮扶工作5年来,公司始终把提高农民技能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基础性工作来抓,公司出资聘请农业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从职业教育、农技推广、实地示范、拓展综合技能入手,着力培养有科技素质、有职业技能、有经营意识与能力的新型职业化农民,涌现出了马鹏龙、张辉兰等养殖示范户120户,樊有才、旦木欠等致富能人50人。此外,公司每年都对技能模范户、养殖示范户进行评选表彰,激发农民群众学技练艺的积极性。

  张辉兰是积石山县刘集乡团结村的女能人。前几年,她辗转新疆、内蒙古等地打工,但收入总不见起色。回乡发展后,她参加了几次金川集团公司组织的专家培训班,慢慢摸到了一些门道。通过学习,为了提高饲草的利用率、吸收率和适口性,她把玉米秸秆粉碎揉丝,再与其他饲草搭配,并加入麸皮、油渣等,羊特别爱吃,长膘还快。此外,她还在羊圈墙上挂上温度计和记录本,随时观察、记录、掌握每只羊的防疫、成长、配种情况;引进制作了栅格式羊床,以保持羊圈清洁和粪便及时清运……如今,张辉兰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养殖示范户,连续多年羊存栏数都保持在100只左右,年出栏60只以上,年收入超过4万元。(记者 吴晓燕 鲁明)

责任编辑:潘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