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聚焦三农 >> 正文

沙地种稻:开启脱贫治沙新模式

发稿时间:2017-08-22 09:46:00 来源: 光明日报

  前不久,朋友从内蒙古带回一袋大米,并表情神秘地说,这是在科尔沁沙地里长出来的大米,当地的农民依靠沙漠种稻技术,不仅脱贫致富,还治理了沙地、改善了生态环境。

  沙地里也能种出大米,还能改善生态环境?带着心中这个大大的疑问,日前,记者深入内蒙古通辽进行了实地走访。

  沙区不富,沙患难止

  盛夏的科尔沁沙地,烈日炎炎,蓝天白云之下,黄色的沙丘连绵不绝。然而翻过一座大沙丘,眼前的景象却令记者眼前一亮——绿油油的水稻田错落有致地分布于沙地中;成群结队的麻鸭在田埂间嘎嘎地欢叫着;几只水鸟从池塘深处被惊起,舒展开翅膀飞向天际……

  这几块沙漠里的绿洲其实是内蒙古通辽市农科院沙地生态修复利用试验基地,位于库伦旗额勒顺镇苏日图嘎查(村),占地500亩。“在沙地衬膜条件下,这里正在进行水稻与蟹、鸭、泥鳅、龙虾的共作试验,希望能够改善沙地土壤生态环境,优化农业生态模式。”通辽市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长张力焱告诉记者。

  通辽市地处科尔沁沙漠腹地,所辖奈曼、库伦等部分地区,基本没有平坦肥沃的耕地,草牧场也大部分退化、沙化、盐碱化,沙区农牧业举步维艰,当地农牧民一度穷困潦倒。

  沙害严重的地区一般也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贫困地区,可谓“沙患不止,沙区不富;沙区不富,沙患不止”。在通辽市农科院院长张守乾看来,只有治沙与治穷并重,才能充分调动沙区人民防沙治沙的积极性。“沙地衬膜农业综合技术的意义,就在于有效激发了沙地治理主体——沙区百姓的积极性,实现了从过去单纯的防沙治沙到治沙致富的发展方式转变。”

  开启沙地资源宝库的金钥匙

  科尔沁沙地大部分地区地下水位高、储量大,且光热充足、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只要解决了沙地漏水漏肥的问题,进行合理适度的开发利用,广阔的沙地资源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1993年,怀着这样的信念,通辽市农科院研究员严哲洙试着用塑料作为防渗层,铺在沙土下面30厘米深的地方,四周用塑料衬垫做成池埂子,在畦田旁打井,造出1.8亩水稻试验田,秋季竟然收获了稻谷。

  如同找到开启沙地巨大资源宝库的金钥匙,严哲洙的这一发明成为沙地衬膜农业综合技术的雏形。此后,在进行一系列补充试验后,沙漠种稻技术于1995年正式在通辽部分沙区推广,并荣获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和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沙地衬膜农业综合技术是一套将机械化造田、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和节水灌溉等融为一体的集成技术。据研究团队负责人、通辽市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长包红霞介绍,在平缓沙地造田种稻后,地面完全被水稻郁闭并由水覆盖,夏季微环境发生本质变化;秋季水稻收割后,地面虽近于裸露,但由于根茬的固着作用和土壤有机质成分增加,冬季稻田土壤并不发生风蚀,从而彻底改变了沙地本来的环境和生产特征。“在沙地种稻,既治理了沙地,又能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农民收入。”

  当地一位正在稻田除草的农民告诉记者,沙漠里阳光充足、早晚温差大,沙地透气性好、病虫害少,符合水稻的生长习性——更重要的是,“衬膜能防止水、肥渗漏,收成会好”。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