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聚焦三农 >> 正文

辽阔草原上的平衡之美

发稿时间:2017-09-14 00:00:00 来源: 农民日报

  9月的锡林郭勒天高云淡,绿草如茵,牛羊成群,景色宜人。作为内蒙古草地类型植被种类最为齐全的草原,锡林郭勒草场可利用面积达18万平方公里,占内蒙古自治区草原面积的1/4。

  正是依托这样的资源禀赋,草牧业成为锡林郭勒盟的优势产业。但是,传统的粗放式发展对草原生态也有一定的破坏性。平衡生态发展与牧民增收,成为当前草牧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如何破题、实现双赢?政府与牧民、企业一起想办法,通过多年实践,探索出一条在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牧民增收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以草定畜,制定合理放牧制度

  如何在维持草原生态平衡的情况下让牛羊吃饱、吃好?全国畜牧总站站长杨振海表示,北方草原发展草牧业,要以天然草原合理利用为主,在维护生态环境优先的前提下考虑生产经营和牧民致富,探索一种合理放牧制度。

  多年来,这里推行和完善阶段性禁牧、休牧、划区轮牧、草畜平衡制度和草原生态监测评估制度等多项制度,利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合理调整禁牧和草畜平衡面积。

  “通过划定围栏,羊在一个区域吃草,其他区域可以让草好好长,人不累了,羊长膘也容易,草原得到缓解,一举多得。”西乌旗牧民斯琴图指着不远处的围栏告诉笔者。他家共有草场1万余亩,其中8950亩为放牧场。与传统的放牧方式不同,斯琴图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将自己承包的草原建设围栏,将放牧场分为多个区域,在围栏范围内实施轮牧。

  “保护生态平衡是基础,牛羊的养殖数量按照草场面积确定,在此基础上,要想方设法帮助牧民改善生产经营。”全国畜牧总站草业处处长李新一说,通过国家草原生态补奖,实施牧区生态家庭牧场建设,优化养殖结构,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当地牧民收入。减羊增牛,推进产业提质增效

  以草定畜,草原美了;但如何保证牧民的收入不会随着牲畜数量的下降而减少,成为草牧业发展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在碧绿的草原上一座白色的房屋十分惹眼,一辆越野车停在门口,这就是牧民额日和木的家。在房间里,各式家电一应俱全、现代化气息浓郁。“现在养白牛平均每头能赚5000块钱,相当于10多只羊的利润,每年能出栏60头左右,日子比以往舒服多了。”额日和木乐呵呵地说。额日和木家住西乌珠沁旗温都来嘎查,拥有草场6300亩,饲养夏洛莱牛110头。近年来,他积极压减羊群数量,引进良种肉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去年收入不错,我把家人的草场都整合过来统一管理,集中经营了。”额日和木对家庭牧场的发展充满信心。

  额日和木家的畜群结构调整,就是锡林郭勒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减羊增牛战略的缩影。自治区农牧厅党组成员、总畜牧师靳延平认为:“减羊是去库存,增牛是补短板,加快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在引导的同时,要抓好源头和销售这‘两端’,不仅要从国外引进纯种肉牛,对现有肉牛进行改良扩繁,而且要帮助农牧民与龙头企业对接,让牧民养了牛不愁卖。”

责任编辑:潘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