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聚焦三农 >> 正文

遵义花茂村:乡愁更浓笑容更甜

发稿时间:2017-09-29 00:00:00 来源: 农民日报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县花茂村视察。在这里,总书记走进村民的超市、农家乐,在农家院里和村民座谈交流。他说,“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乡愁了。”

  两年过去了,这些话仍然让当地干部群众记忆犹新,也正是按照总书记的指示,两年来,村民们通过统筹推进精准扶贫,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推进农旅文融合、产业与生态融合、人与自然融合,如今的花茂村成了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村里美起来了,百姓富起来了。

  “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初秋的午后,花茂村的田野里一片丰收景象,金色的稻谷铺满田野,蔬菜大棚里的各种蔬菜丰收在即。村民王治强的小院里,络绎不绝的游客感受着这里的乡愁,品尝独具特色的农家饭菜……无论是当地的村民还是外来的游客,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谁能想象得到,这个曾经“出行难、看病就医难、农田灌溉难、村民增收难”的老大难贫困村,如今映入眼帘的都是“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田园。

  昔日生活所迫外出务工,今朝返乡翻新旧房,开办“红色之家”农家乐,王治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从习近平总书记到他家后,来花茂村游玩的客人,总会专门到他家看看,或者听他讲讲当天的情景。红色之家真真正正地红遍了大江南北。

  “现在一天收入都上万元喽,10来个服务员都忙不过来。”王治强满是欢喜:“都是党的政策好,都是总书记的关心。”

  王治强家小院的核心是一幢黔北民居风格的两层小楼,既用于自家住,又用于开办农家乐,楼顶上,“红色之家”四个大字格外醒目。小院里,各色花草生长得郁郁葱葱,院落中央,端端正正地摆放着一张茶几和一排小凳,似乎在向访客们提示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这个院子保持着总书记来时的原样,就是多了几盆花。”提起两年前那个下午,55岁的王治强感触良多。“当时太紧张,很多话没来得及跟总书记讲,希望总书记再来我们花茂村做客,如果再有机会见到总书记,一定好好对他讲讲心里话。”

  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花茂村考察调研,在察看了村里的智能温控大棚、党员群众之家、土特产服务中心、制陶工坊之后,沿着土墙和木栏相伴的乡村小径,走到了王治强家。

  王治强和老伴在家门口迎接总书记的到来。有人向总书记介绍他:“这是我们村的老党员。”总书记便亲切地和他握了握手。王治强回忆:总书记很和气,无论提问题还是说事情都轻言细语。

  当时,王治强家的院子里已经站满了闻讯赶来的群众,总书记和大家一个个打招呼,遇到孩子还会疼爱地摸摸他们的小脸。

  “总书记仔细看了我的院子,问我房子什么时候建的,花了多少钱,农家乐生意怎么样,我一一回答,然后带着总书记房前屋后都看了一圈。”

  之后,总书记跟大家围坐在一起拉家常,聊新农村建设,一谈就是近一个小时。

  “当时差不多是下午五点钟。”王治强清楚地记得那天的每一个细节,很多村民都争着发言,向总书记介绍自家的生活情况,称赞党和政府的政策好。

  总书记对大家说:“这是我第三次来遵义,特别想了解老百姓尤其是农民的生活。我们的第一个百年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是全面小康。这次来贵州调研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就是了解贫困人口如何脱贫致富。通过你们刚才讲的,看到每个人洋溢在脸上的愉悦表情,知道你们过得不错,这里的脱贫致富是比较成功的,你们对党和政府是拥护的。”

  总书记还说:“群众拥护不拥护是我们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准。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要是笑,就说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们就要注意,需要改正的就要改正,需要完善的就要完善。”

  王治强乐呵呵地说:“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大家笑得也越来越开心。”

  “希望总书记再来我们花茂村做客。”王治强认真地说。

责任编辑:潘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