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聚焦三农 >> 正文

“最美村官”赵稳亮:偏远海岛的优秀“当家人”

发稿时间:2017-10-20 11:53:00 来源: 金羊网

  面积仅6.8平方公里的漭洲,是川岛镇乃至台山市最偏远的住人岛。2008年,原在川岛镇经营士多店的赵稳亮当选为村委会主任。由于他工作出色,岛上居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2013年,赵稳亮被广东省委组织部评为“广东省最美村官”。2015年,他又荣获“广东省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称号。

  年入10万,变成月不足千

  由于远离陆地,漭洲村一直未联通电网,只能依靠柴油发电。以前村民每天用电只能从下午6时持续到晚上10时,而且电费高达8元/度。电量稀缺加上高电价,”让漭洲村民连电风扇都不敢用”。

  除了用电难,另一个困扰村民生活的就是用水。漭洲村此前并没有供水系统,村民赖以生活的淡水是靠船运入岛。每周一班船往来漭洲与下川岛,每船几十桶淡水,分到每家每户可能就一桶多一点。

  直到2007年,在漭洲村委会领导和赵稳亮的哥哥再三劝说下,赵稳亮终于决定回乡参选村委会主任。

  2008年,赵稳亮当选为村委会主任,从一个年收入10万的小老板变成月入不足千元的“村官”。

  码头打烂了,整夜睡不着!

  正当赵稳亮雄心勃勃要为漭洲干点事的时候,上天给他结结实实泼了一盆冷水。2008年强台风“黑格比”登陆期间,漭洲唯一的码头被狂风巨浪冲毁。台风过后,赵稳亮回家休息,一整夜在床上翻来覆去。林统英以为丈夫不舒服,关切地问他是不是头疼。赵稳亮忧愁地说:“码头的堤被打烂了,怎么办啊!”

  赵稳亮想着,漭洲村民以渔业为生,全村拥有渔船80多艘。由于岛上以前没有避风设施,一遇到刮风天气,渔民就要驱船3个多小时到广海、汶村等地避风,奔波之苦不堪言说,且增加了生产成本和风险指数。“干脆建个避风港!”

  赵稳亮四处奔波,走遍台山市相关领导的办公室,最终争取到了台山市镇两级30多万元资金,在岛内建成了能容纳40多艘小型渔船停靠的避风港。

  自己建水池,让村民用上淡水!

  人没淡水不能活。熟悉家乡情况的他想到,海岛上的山脉在雨季时常有雨水汇成小溪从山上冲下来,如果利用沟渠水管把这些雨水集合起来,不就有了淡水储备了么?

  2011年,在台山市水利局的支持下,漭洲村在岛上山坑水丰富的元坑仔山上筑池蓄水。时值6月,艳阳高挂,为了节省建筑成本,赵稳亮和妻子带领着干部群众,用手推车把水泥沙石这些建筑材料推到山上,每天从早上6时干到下午6时,干了快半年,完成6个水池和4公里水管的建设。从此,漭洲村群众用水就有了保证。

  而用电难的问题,赵稳亮一直与之“战斗”。从他当上村委会主任开始,他一次又一次地给上级部门反映这个问题。赵稳亮的执着,让台山市领导开始重视漭洲岛的用电难问题,最终决定:用财政补贴岛上发电,更换新的线路!

  如今,村民用电价格降到2元/度,用电时间从4个小时增加到8个小时。用电难总算是有所缓解,冰箱、电视机这些电器也渐渐出现在村里。

  但赵稳亮还不满足,“我有个愿望,就是能促成把电网拉到岛上,岛上村民和大陆居民同电同价!”

  “漭洲的未来?肯定好!”

  现在漭洲常住居民只有200多人,而且都是60岁左右的老年人,他们都以打鱼为生,人均年收入只有1万元上下。“靠打鱼不是长久之计!”

  因此赵稳亮有两个思路。首先是种植岛上比较有特色的野菊花和牛大力,“这些凉茶的草药配方,能卖到100多元至200元一斤,是条致富的路!”

  另一个就是开发海岛旅游。漭洲有山有水有海鲜,是个旅游的好地方。他设想成立漭洲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对海岛的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开发。

  除了发展漭洲经济外,赵稳亮更希望通过振兴产业,吸引在外面工作的漭洲年轻人回乡,改变现在岛上全是老人家的现状。

  虽然现在条件仍然很艰苦,但赵稳亮对漭洲的前景充满信心。在山咀码头与前来采访的记者一一握手道别时,他不忘叮嘱记者:“有空一定要来漭洲吃吃海鲜!保证你们每次来都有新变化!”

  记者 彭纪宁 林曦

  通讯员 谭耀广 陈卓栋 廖定国

责任编辑:潘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