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挑大梁”脱贫“加速度”
发稿时间:2018-01-10 00:00:00 来源: 农民日报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以产业扶贫助推精准脱贫,通过大力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实现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全市脱贫攻坚成效明显。2016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9.96万人,实现105个贫困村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底的8.6%下降到了2016年的4.7%。
特色当先示范引领,贫困户“背靠大树好乘凉”
“扶贫是玉林的头号工程,越到攻坚时刻,脱贫难度越大。2017年我们着重发展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我们的思路首先是结合地方特色发展特色产业。”玉林市副市长邓长球说,玉林是传统农业大市,有“荔枝之乡”“桂圆之乡”“三黄鸡之乡”“沙田柚原产地”和“中国南方药都”美誉,依托当地实际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成为必然选择。
凭着果大形美、味甜如蜜、极耐贮藏等特点,容县沙田柚在各大柚类中独树一帜。走进自良镇沙田柚产业(核心)示范区,登上观景台眺望,只见座座山头柚林覆盖,隐约可见林中曲折蜿蜒的观景小道。这个占地3000亩的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年产沙田柚1.6万吨,产值达1.8亿元。“2014年以前,自良镇的沙田柚一斤顶多卖两块五,2016年示范区获得广西现代农业示范区称号后,柚子价格就涨到了五六元一斤。”容县副县长刘城亮说。
据刘城亮介绍,在示范区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带动下,全镇沙田柚的种植规模和品质都得到显著提升。目前,自良镇沙田柚种植面积达5万亩,年产柚果约4万吨,总产值近3.2亿元,70%的农户参与沙田柚产业发展,柚农亩均收入在两万元左右,沙田柚真正发展成为了当地脱贫致富、振兴乡村的支柱产业。
玉林牢牢抓住“特色”两个字,拓宽产业扶贫思路、强化产业开发指导,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现代农业示范区等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扶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产业,带动更多群众实现增产增收、脱贫致富,形成了特色产业兴、贫困群众富的多方共赢发展局面。
一“链”联百户,多渠道多方式增加收入
选对了产业,只是走出了第一步,要实现稳定脱贫、巩固脱贫成果,还要让贫困户参与到全产业链中。为此,玉林加快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步伐,积极鼓励和引导贫困户参与全产业链开发,创造条件让贫困农民在更多环节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多渠道多方式增加收入。
“一片橘红一片金”,在陆川县马坡镇新山村,213户贫困户与君丰投资有限公司合作,组建绿丰农业专业合作社,承建橘红产业园区,发展橘红育苗、种植与精深加工。合作社将分散在园区周边村组的贫困户聚集到橘红产业链上,贫困户可从中获得土地流转租金、合作社务工收入、固定股本分红、小额信贷入股分红等多种收入。园区长期提供150-230人的就业岗位,吸纳贫困户剩余劳动力100多人到加工园务工,月平均工资1500-2400元。2017年,新山村识别的500多户贫困户已全部纳入了园区中,在特色小镇的进一步建设过程中,园区提供的就业岗位将达400个,助推橘红产业园区周边贫困户加速实现脱贫致富目标。
毗邻陆川的北流市则抓住发展“互联网+”的机遇,充分利用“中国百香果之乡”的品牌优势,动员市内百香果电商与贫困户结对帮扶。据统计,2016年北流百香果的网上销量占据了全国70%的份额,位居全国第一。市场份额上去了,北流的百香果价格每年一变,从以前的0.8元/斤一路涨至4元/斤,大大提高了贫困种植户的收入。据预测,如果贫困户当年种植1亩百香果,当年至少就可以增收3000元以上。
“品相好的鲜果通过电商销售出去,品相稍微差点的我们可以打成果浆,加工成饮品或罐头,这样就为农民提供了兜底保障。”广西宏邦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义说。
壮大村集体经济,誓让“空壳”变“实心”
2015年,全市70.3%的“空壳村”比例曾一度让玉林人震惊、痛心。“空壳村”严重制约了村级组织整体功能发挥,影响产业长足发展,是玉林脱贫攻坚必须补齐的一块短板。只有发展集体经济,才能有充足资金发展壮大产业项目,更好地吸收带领贫困户参与产业经营、就业增收。
痛定思痛,2017年,玉林围绕脱贫目标,逐村“会诊”,找准集体经济的项目源和增长点,探索“村民合作社+”的模式,“大手笔”注入10万-50万元不等的资金支持各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截至2017年11月底,玉林累计整合各级财政资金1.8亿元用于支持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往后的每年,玉林还将对全市每个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逐年增加1万元扶持资金,力争到2020年每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
南村是个集体经济薄弱村。为实现脱贫目标,南村村“两委”班子与广西丰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系,成立森丰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粉蕉种植,南村整合149万元扶贫产业资金入股合作社,贫困户则可以选择土地入股、劳动力入股、资金入股等方式加盟。2017年,南村发展粉蕉种植850多亩,当年即获得了丰收。而在这次分红现场,南村142户贫困户530人共领取分红资金21.4万元。同时,南村村集体也获得了5.4万元集体经济收入。
南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正是得益于兴业县从人、财、物等方面给予薄弱村、空壳村的全方位帮扶支持。“截至2017年11月30日,全市442个贫困村中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两万元以上的村有237个,占53.62%;无集体经济收入的‘空壳村’95个,比例下降到21.49%。”玉林市农业委员会主任陈运桥告诉记者,2017年预计脱贫摘帽的贫困村,都已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真正实现了“村民合作社全覆盖,产业发展不漏一村”。(记者 高飞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