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要咋做?“一线总指挥”来支招儿
发稿时间:2018-02-06 21:23:00 来源: 中青在线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已经发布,乡村振兴之后要咋做?今天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浙江省德清县县委书记项乐民、贵州省湄潭县县委书记魏在平、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县委书记钱克孝,讲述来自一线的乡村振兴具体做法和建议。
2月4日,新华社全文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下称《意见》)。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俊在解读《意见》时表示,文件提出要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领导责任制,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县委书记是“一线总指挥”。
位于杭州与苏州之间的浙江省德清县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浙江省首批美丽乡村示范县,其城乡收入比仅为1.69:1。相比于全国大多数农村地区,德清的乡村振兴有很好的基础。
项乐民表示,德清的乡村振兴经验是,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近年来,德清成功培育了高端民宿新业态,其中“裸心谷”(当地的一个民宿品牌)一张床铺一年的税收就达到了12万元,实现了“猪棚变金棚”、“叶子变票子”。
相较而言,位于西部地区的贵州省湄潭县区位优势并不明显,但凭借其60万亩茶叶、20万亩优质稻、20万亩辣椒等特色农业基础,湄潭县多年来不断通过农村改革撬动更多红利。例如,2002年的国发12号文件吸取了湄潭“户户减负、均衡减负”的改革经验,之后推动了全国免除农业税。
“农村现在还有很多值得改的地方。我们承担着13项改革任务,我认为包括农民的增收致富和改革息息相关。”魏在平表示,农村的改革应该以特色产业为重点。“农村没有产业,就没有基础、没有增收的条件。有产业就有事干,有钱挣才能留得住人,才能实现人气旺。”
同属西部地区的宁夏永宁县,自然禀赋和产业基础并不突出。但借助国家“三西扶贫”“东西协作”的战略部署,宁夏与福建结成了对口帮扶关系,从项目、资金、技术、人才方面,建立了省与区、县与县、乡镇与乡镇、村与村之间的结队帮扶。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永宁县已经形成“种植、养殖、劳务、光伏、旅游”五大产业,老百姓收入由当初的不到500元跃升到1.2万元。
“现在的乡村,一是自然生态环境要美,二是要有吸引力的产业来留住人。”钱克孝说。
特色产业与人才的关系,是这三位县委书记多次谈到的问题。没有产业吸引不来人才,没有人才建设不起来产业,这组矛盾该怎么解决?
像大多数西部农村地区一样,魏在平所在的湄潭县每年都有大量人口外出,留在本地的很少,而“乡村振兴需要人气旺”。怎么办?魏在平认为,这就必须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有钱可赚,而有效的方法是主动培育产业。
“光是农民靠一亩二分承包地,是很难致富的。”魏在平表示,下一步的乡村振兴工作中,应该考虑通过土地制度改革,特别是土地承包权、经营权、流转权的改革,把土地向大户成规模地集中,吸引有知识、有资本的人,来农村投资办产业,让农民留在本地务工就业。
项乐民认为,只要把农村搞美了,把产业搞活了,自然会留住人,甚至吸引返乡创业者,进而提升乡村振兴所需要的理念,吸引资金和人才。他提到一个真实的案例:在德清县西部的仙潭村,目前共有约120家民宿,其中80%是由返乡创业人员开办的,每年能为村里带来各类收入近千万元。而吸引他们回到乡村的,正是当地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业态的兴盛。
此外,城乡公共服务逐渐走向一体化也是德清的一大经验。项乐民说,目前德清不仅每个乡村都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而且通过“一根管子接到底”实现了农村生活污水的截污纳管,实现了城乡保洁一体化,让农村生活与城市生活的差距越来越小。
“在我们德清,农村小孩上学有校车接送,村民要出行可以到村口坐公交,生活和城里一样方便。城里人怎么不愿意来呢?”项乐民颇为骄傲地说。(记者 王林 实习生 尹心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