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聚焦三农 >> 正文

湖北荆门:助力乡村振兴 展现政协作为

发稿时间:2019-01-21 09:17:00 来源: 荆门日报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了党章。从那时起,荆门便开始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征程。2018年4月3日至4日,荆门召开乡村振兴暨“三乡”工程现场推进会,全市上下吹响了实施“三乡”工程的号角,意味着荆门以实施“三乡”工程为发力点,揭开了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新篇章。市委的工作推进到哪里,市政协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市政协迅速反应,积极行动,在荆门广阔的田野上,开展了一系列独具政协特色的探索与实践。

  实施“三乡”工程,助推乡村振兴,这是市委点题的市政协常委会议议政主题。为了破题,市政协发挥自身优势,多管齐下,学示范,找经验。

  什么是“三乡”工程,“三乡”工程的内核究竟是什么?为了对“三乡”工程有最本初的认知,市政协追本溯源,组织委员来到“三乡”工程发轫地——武汉学习取经。

  “这么多年,农村的房屋、土地一直闲置,通过旅游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我们把老百姓闲置的房屋全部利用起来,引进市民来下乡”,武汉木兰花乡景区董事长葛天才介绍。

  “村里成立了合作社,把我们的房子折价入股”,武汉市黄陂区姚家集街杜堂村村民葛台刚开心地说:“我的房子将近230平方米,总价算起来是36万元,每年有10%的保底收入!”

  农村有闲置资源,缺少人气;城里人有需要,但缺少体验甚至回归乡村的条件。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就是在城乡供给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此次的溯源调研,让市政协找到了实施“三乡”工程的一个绝佳破题点。

  对于市政协来说,调查研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实施“三乡”工程,市内外是否有迹可循?有没有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市政协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多渠道、全方位开展调查研究。

  在中国农谷核心区屈家岭,市政协邀请武汉市农委新农村建设处处长张群,为政协委员呈现了一堂精彩的“三乡”工程辅导课。接受辅导课的“洗礼”后,市政协组织4个调研组带着“听课”后思考的问题,分赴市外各地寻找答案。

  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的农科村,诞生了全国第一家农家乐——徐家大院。该村党委副书记张磊介绍,以前的农家乐旅游以农户为单位,面临着经营结构性单一、档次不高等问题,后来当地政府提出“腾笼换鸟”,引进第三方资源和资本,将原有传统的农家乐提档、包装、再升级,打造成以民宿聚居为特点的院落。

  在浙江省丽水市,当地创建的中国首个地级市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耕”,整合了景宁惠明茶、庆元香菇、遂昌菊米、处州白莲等多个农产精品。从“小打小闹”卖土产山货,到为好山好水好空气养育下的农产品集体穿上品牌外衣,彰显着“生态精品农业”的真正内涵。市政协调研组欣喜地发现,这对于荆门打造“荆品名门”区域公用品牌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政协调研组一路走、一路看,既了解,也对比,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沉淀,在沉淀中体悟问题的答案。从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到农村三资清理,从五大模式的推广到一批新能人的涌现,市政协调研组的脚步也踏遍了全市的山林农田,置身阡陌之间、荷塘之畔,一条条实施“三乡”工程的良策就此奔流而出。

  “三乡”工程的发展模式和实现形式是多样化的,并不排除南橘北枳的现象出现,因地制宜、彰显特色才是正道。市政协没有囿于一隅,而是广开言路、广纳民意。在开展调研的同时,市政协通过荆门日报、荆门晚报、荆门广播电视台以及荆门发布、云上荆门等媒体,广泛发布启事,面向社会各界征集实施“三乡”工程的意见,得到了广大市民和网友的积极响应。

  在广纳民意和广集民智中,市政协也开阔了思路,对荆门特色性实施“三乡”工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

  2018年9月28日,市政协三季度议政性常委会议召开。市政协4个调研组的调研成果在会上得以展现。如何以“三乡”工程为突破口,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荆门市政协搭建的这个协商议政平台激发了与会者智慧的火花,政协委员、企业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干部和相关专家学者竞相发言。

  市住建委、市国土资源局、市外事侨务旅游局等单位负责人也纷纷就委员们的发言作出现场回应。

  在实施“三乡”工程的过程中,政协是宣传员,是信息员,是建言者,同时也是实干家。2018年5月3日,市政协启动“委员走进新农村,争做‘乡村振兴’带头人”活动,倡议省(住荆)、市、县三级政协委员展现能力优势,在乡村振兴中担当责任、建功立业。这是政协的倡议,也是政协的职责。这是委员的本分,也是委员的情怀。当天的启动活动上,企业家委员给村民们捐物奉献爱心,现场捐资捐物共计20万元。

  一呼百应。全市各级政协委员纷纷投身乡村,通过不同形式献计出力。

  市政协委员李华清在沙洋县五里铺镇金台村的田园综合体已经破土动工,他就是委员能人回乡的典型代表。

  在漳河新区漳河镇京河村,市政协委员李大红流转的几百亩土地已经产生了效益,这位城里的企业家也下乡到了乡村。

  这样积极投身“三乡”工程实践的企业家委员不在少数,他们用自己最真诚的实际行动回归乡村,也将以星火之力点燃乡村振兴之势。(程俊)

责任编辑:左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