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聚焦三农 >> 正文

“90后”新农人陈苗苗:推广高产品种 播撒农田希望

发稿时间:2025-04-09 10:43:00 来源: 农民日报

  天气渐暖,万物复苏。眼下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连日来,在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巍山镇光里湖村的农田里,农户们驾驶农机翻耕土地,为早稻插秧作准备。彦春家庭农场负责人赵彦春也是其中的一员,今年,他的心中又多了一份踏实与希望。“今年的早稻种植面积是1000亩,品种是‘舜达135’。我去年去苗苗的试验田里看过,这个品种产量高,抗倒伏能力强,跟着苗苗种,我放心!”赵彦春说。

  赵彦春口中的“苗苗”,其实是金华米岙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陈苗苗。在东阳市许多种粮大户、合作社理事长的眼中,这个梳着马尾辫、经常穿着休闲装、随手套上雨靴就下田和他们攀谈的“新农人”十分亲切,当然,最关键的一点是,陈苗苗经常会为他们推荐水稻和玉米的高产优质品种,并进行示范推广种植。

  “我是学园艺专业的,对植物和部分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特性有一定了解。2016年大学毕业后,我选择投身农业,在东阳市一家种子公司从事推广工作。”陈苗苗说。也正是从那时起,她和一粒粒小小的种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不过,真正让她下定决心创业的,是一次偶然的攀谈。“我当时正下乡进行种子推广工作,从农户们口中得知,市场上种子的品类琳琅满目,农户们也不知道哪个品种能高产,经常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就种下了,结果产量和品质都不佳。”陈苗苗表示。

  2021年,陈苗苗创建了金华米岙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推广水稻、玉米等作物的高产优质品种成为她的主要任务。“今年主推的早稻品种‘舜达135’特别受农户欢迎。我流转了100亩土地作为试验田,每个品种在推广前我都要先试种3年,并记录该品种在试验田里的整体表现,农户们也会经常到田里看哪个品种长得好。”陈苗苗边说边点开自己的视频号,她经常给试验田里的作物拍下视频,记录生长情况。

  在东阳市2024年早稻高产竞赛中,陈苗苗种植的“舜达135”亩产达到了573.6公斤,荣获了第一名。“去年很多农户看到这个结果后,马上给我打电话,说今年也要种植这个品种。”陈苗苗感慨道,“也有一些农户是从2024年就开始跟着我种的,平均亩产可以达到550公斤。去年这一品种水稻的收购价为每斤1.62元左右,亩均收益可达1700余元。”当实实在在的产量和收益摆在眼前,这比任何推介都更有说服力。今年3月,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推介发布了2025年农业主导品种,在早籼稻的推广名单中,“舜达135”赫然在列。新品种的推广,离不开像陈苗苗这样的“新农人”的引领和示范带动。

  作为“90后”,陈苗苗积极利用“互联网+短视频”平台,线下组织大户田头学习,线上各大平台实时推广,每年累计培训种植户500人次以上,视频文章辐射90万人次以上,加快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与普及。

  “除了水稻新品种外,我们今年还将主推玉米新品种——‘东白春雪’。经过我们试种,这一品种在风味、口感、甜度上均表现优异。”陈苗苗表示,“在自主创新上,我们与浙江省农科院玉米与特色旱粮研究所合作,以‘玉稻轮作 技术赋能 助农共富’为主题,提出了特色玉米与优质大米和谐轮作的新技术模式,并生产出可生食的冰糖爆浆玉米、集营养美味便利于一体的玉米真空棒、具有艺术价值的文玩玉米等三款新产品,实现了现场采摘、锁鲜加工和手工制作等新销售模式,适合亲子游玩、寓教于乐,打造农产品品牌,推进三产融合。”

  陈苗苗目前已流转了500余亩土地实行玉米-水稻轮作高效栽培模式,并另留出50余亩地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与特色旱粮研究所合作,进行品种展示示范,开展观摩活动,推动新品种走入市场。(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祖爽)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