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聚焦三农 >> 正文

打造伊犁河谷“新农链”

发稿时间:2025-09-06 09:54:00 来源: 农民日报

  眼下的伊犁河谷,薰衣草香飘四溢,连片的褐牛群在标准化圈舍里等待出栏,田野与牧场同步奏响夏收序曲。近日,上海财经大学以“农业强国建设”为主题,开展“走千村,访万户”的“千村调查”暨“知行杯”社会实践活动,从黄浦江畔来到祖国西北边陲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开展专题调研。伊宁县委副书记、县长阿不都克力木·艾力介绍说:“我们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

  传统种植业与现代生态理念的有机结合,是伊宁县从庭院经济向现代农业产业经济转型的重要手段。调研小组走在愉群翁回族乡上愉群翁回族村巷道里,被村民庭院里种植的蔬果香所吸引:杏树下围种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和药材,中间则是特色的“围炉煮茶”。这正是伊宁县创新打造的“餐饮+种植+文旅”产业经济复合业态。下萨木于孜村通过打造“百草苑”文化大院,既宣传了中医药文化,又展现了“药食同源”的养生价值,为村民们开辟出一条发展特色中草药种植产业经济新道路。

  “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传下来的智慧,现在通过‘药膳体验’,让传统焕发新生。”村党支部书记李玲介绍道。艾西热普村则通过建设庭院经济合作社,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新产业模式,每日动态调整蔬果收购价格,切实保障村民利益,拓宽了全村344户村民增收之路。在这里,形成了一条集回族传统茶艺、维吾尔特色中草药种植以及庭院经济合作社的产业链,实现了从有要求的“种”到有标准的“收”,再到有品牌的“销”为一体的农村产业新链条。

  畜牧业是新疆农业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优化以往自产自销的内销式产业结构,打造具有新疆区域优势的畜牧品牌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愉群翁乡黄公巴扎提供了产业融合发展新样本。阿勒推村拥有百年历史的“黄公巴扎”是目前新疆最大的活畜交易市场,周边村子庭院养殖的牛羊被一批一批地送到这里,然后被集中销往全国。新疆创锦黄公农产品交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刚介绍道:“在这里,今天交易谈成的褐牛,明天就能发往全国,出现在各大城市的餐桌上。”黄公巴扎联动阿布拉什村、阿勒推村、上愉群翁村等庭院养殖村落,打破了个体养殖规模小、管理粗放等难题。

  “生态是夏合勒克塔木村的‘魂’,产业是夏合勒克塔木村的‘根’。”伊宁县英塔木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张凯峰说。夏合勒克塔木村、天鹅泉湿地保护区“双向奔赴”,以“生态文明+文旅融合”实现村户联动建设,成功打造“天鹅之恋”冰雪旅游品牌。引水种绿,改良土壤,保护生物多样性,一步步恢复了万亩荒地的生态功能,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同样,天山花海现代农业产业园也是伊宁县践行农业强国战略的生动典范。其深度整合粮、果、花、田、山、草、居等多维资源,实现了“生态修复+科技赋能+三产融合”的跨越型发展模式。天鹅泉湿地与天山花海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有效联动,为周边乡镇村民增收注入了新动能。

  天山花海研学部负责人王艳平介绍道:“天山花海现代农业产业园不仅仅是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更要服务于当代教育,让孩子们在田间地头挖掘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知识宝库’。”

  “伊宁县朝气蓬勃的庭院经济建设,是新时代党富民兴疆、长期建疆的治疆方略成功典范;充分体现了久久为功、美美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经济成效。”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周杰感慨道。

  上海财经大学组织“千村调查”,让青年学子们触摸到的,不仅是泥土的温度,更是农业强国的脉搏。“在这堂行走的思政课里,我明白了农业强国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田间地头的智慧,是科技赋能的实践,更是各族群众共同奋斗的成果。”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学生张明阳说。(李沣朔 崔语帆)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