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萍乡经开区:“产业蓝、田园绿、文化红”三色融合
发稿时间:2025-10-01 12:20:00 来源: 农民日报
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振中)江西省萍乡市经开区以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为引领,建设示范村、提升村促进以点带面,有力有效推动“四融一共”(景村融合、产村融合、三治融合、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和美乡村建设。
福田村系江西省“十四五”重点帮扶村,2024年被选定为和美乡村建设示范村。经村级会议讨论通过,推选“欧阳屋场”为“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示范片区,发挥一个屋场双向带动的作用。为了以屋场为中心推动产村融合、景村融合,该村在区涉农部门的引导下聚焦片区的示范建设,在“欧阳屋场”片区建设了一个百姓文化广场、一个微田园,培育了一个鞋厂。在规划时,村里原本想将百姓文化广场再扩大1亩多,但会占用农用地。考虑到鞋厂与广场之间需要绿色地带,更重要的是老百姓的田地不能非农化、非粮化,因此,这一亩农地被保留下来,继续用来种植水稻、蔬菜;文化广场里修建有老百姓大舞台、文化长廊、阅览室、篮球场等,为村民提供了一个集休闲、阅读、运动、娱乐于一体的好去处。
和美乡村建设好了,到该村辖区内的企业越来越多。100多个企业、6个农业产业合作社起到了双带动作用:带动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企业和合作社2024年共发放农民工工资2400余万元,带动福田村及周边村庄村民就业800余人,今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40余万元。
“我在鞋厂与广场之间的半亩稻田不仅保留下来了,而且村里还为我修建了2米宽的机耕道,便于农机下田。”“欧阳屋场”村民欧阳萍生所说的2米机耕道,村党支部学习活动室在修建时原本想往外扩充2米,但最后还是决定“让地于民”,修建了2米宽的机耕道。如今,这半亩稻田成为“欧阳屋场”和美乡村示范片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依托和美乡村建设,欧阳萍生一家获得了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他老婆在鞋厂务工,月工资近4000元;种菜种稻一年也有近万元收入;他把闲置的房屋租赁给鞋厂经营,一年获得了2万元的租金收入。
通过和美乡村示范点建设,“产业蓝、田园绿、文化红”交相辉映,萍乡经开区以此为契机,推进全区和美乡村建设,实现三色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