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聚焦三农 >> 正文

新农人在乡野阡陌绽放她精彩

发稿时间:2025-11-17 11:17:00 来源: 安徽日报

  “山海”对话,“乡”约宣城。11月8日下午,在宁国市港口镇西村村,宣城市乡村巾帼主理人联盟正式成立。当天,西村村嘉宾云集,沪宣两地女企业家交流活动同步举行。宣城驻沪妇联代表、沪宣女企业家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近百人齐聚一堂,共绘乡村巾帼发展新图景。

  “我们为乡村巾帼主理人找一个‘娘家’,旨在整合资源、搭建平台、促进交流、赋能发展。”宣城市妇联主席潘丽华表示,“通过广泛凝聚全市乡村女性的创新创业力量,激发内生活力,让每一位有志于投身乡村事业的女性都能在这里找到归属、获得支持、不断提升,共同为宣城乡村振兴贡献‘她力量’、绽放‘她精彩’。”

  这群主理人

  个个“身怀宝藏”

  “这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成立大会上,当选联盟理事长的武学慧掷地有声。身为宁国市虾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38岁的武学慧创业经年,业务横跨植保、种养、研学和银发领域,身兼市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荣获安徽省新时代女性创业大赛二等奖。

  当选理事的朱丽玲是一位“90后”文旅从业者,现任泾县大马头康养旅游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她的职业生涯始于12年前返乡担任村干部,其间屡获表彰;五年前成功转型,进入泾县文旅集团并带领马头祥景区实现年客流量从几千到数十万的跨越。今年,景区又谋划打造了“葛仙居吊炉火锅营地”,该项目从策划到开业仅用30天,国庆中秋假期接待超6000人次,营收近20万元,迅速登顶泾县美食榜,成为年轻人卸下“班味”的网红地。

  “联盟的成立是一场‘及时雨’,更是我们女性创业者的‘强心剂’。”朱丽玲表示,这不仅是交流平台,更是互助港湾和成长阶梯。她呼吁大家以女性的细腻、坚韧与智慧,互帮互助,共同为宣城乡村振兴贡献巾帼力量。

  扎根乡村、唤醒乡村、发展乡村,37岁的江成是旌德县千年古村江村的乡村运营主理人。她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在省城积累经验后于2019年返乡,专注于乡村项目策划与运营。从三山村的“云上梯田”到汪村的油菜花节,从“村花联盟”电商基地到江村朝野乡居社区打造,她始终坚持“不独干、共挖宝”的理念,致力于唤醒土地、手艺和村民本身的“寻常价值”,在实践中不断寻求、激活与创造。

  没有大工程,只有田埂上的竹篮装饰、改造的农具装置和稻谷摆字——江成用这些“小而美”的创意,在旌德县兴隆镇三山村成功打造出“云上梯田·艺术三山”品牌,吸引了200公里内的游客。这一成功实践不仅使其成为全县农文旅标杆,更助力三山村成功申报国家和美乡村项目,为产业壮大开辟了新路径。

  这个联盟

  为发展“聚力赋能”

  “联盟的目标是成为姐妹们赋能成长的‘加油站’、资源共享的‘放大器’和凝心聚力的‘大家庭’。”武学慧介绍,下一步,将积极链接各方资源,促进会员协作互补,并推动女性在弘扬乡土文化、参与基层治理、带动家门口就业等领域贡献力量,用榜样的力量吸引更多女性见贤思齐。

  新成立的宣城市乡村巾帼主理人联盟,也是全省首个乡村巾帼主理人联盟,首批已吸纳民宿、农家乐、村咖、营地、家庭农场、农业企业、旅游公司等领域近50名主理人。联盟以“整合资源、搭建平台、促进交流、赋能发展”为核心理念,致力于打造集资源对接、技能培训、品牌打造、市场拓展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活动中,围绕乡村旅游升级、民宿运营创新、品牌IP打造等议题,来自上海的优秀女企业家代表与宣城乡村巾帼主理人分享了经验、展开了交流,浙江省白金宿“阿忠的家·青梨民宿”主理人、世界乡村旅游(浙江乡村旅游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蓝晴霞作《从0到1,打造网红民宿》专题辅导。

  “听了蓝老师的培训,我才明白‘农场+民宿’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通过生态体验让客人带走故事。”联盟理事熊爱民感慨。

  据介绍,未来,联盟还将持续深化合作和资源共享,形成“培训—实践—提升”的闭环赋能机制。此前,宣城市妇联还专门举办了网络女主播赋能交流提升活动,“萱姐姐”网络女主播联盟与宣城市新农人创业协会正式签署合作协议,让本土“巾帼网红”与特色农业资源实现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与经济发展开辟新路径。

  这项事业

  用“她力量”点亮乡野

  “乡村巾帼主理人联盟的成立,恰似为散落的星辰绘就银河,为待放的花朵开辟花园。从此,我们不再是孤灯下的独行者,而是携手同行的‘追光人’!”宣城市驻沪妇联主席方莉用诗意的语言表达,“品牌的打造,既需要专业的战略眼光,更需要一份植根乡土、回报桑梓的赤子情怀。”

  成立大会上,从宁国市走出去的女企业家王东宁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验。作为上海鼎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掌门人、朱家角大清邮局的守护者、桐庐流云乡墅的联合创始人,王东宁在沪创业20多年,始终秉持“让旧物新生,让城乡对话”的初心,“用当代语言,讲好每一个空间的故事”。尽管她的事业版图不断扩展,却始终心系桑梓,为家乡河沥溪古街精心设计了吉祥物,彰显一份融在血液里的乡情。

  乡村巾帼主理人,没有一股对土地和乡亲的深情,怎么能扎根沃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始终铭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作为一名女性创业者,我更理解女性在家庭与事业间的付出与坚韧。”朱丽玲介绍,在她负责的项目中,他们优先为本地村民提供就业,目前已创造30多个岗位,女性员工占比过半。“看到她们从‘全职妈妈’成长为服务主管,从‘农村妇女’变为优秀讲解员,我比自己取得成绩更欣慰,我们不仅在做一份事业,更在搭建女性实现价值的平台。”

  江成眼里的成功,本质上是“村民一起参与的成功”。在她看来,乡村主理人不是“指挥者”,是“牵头人”,不把村民当“旁观者”,而是拉着他们一起“挖”价值。没有他们,再好的想法也落不了地。“眼里有光,心中有爱,脚下有力量,才能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越走越开阔!”江成说。

  武学慧表示,作为理事长,她将聚焦宣城特色农产品与乡村文化,通过策划活动、对接渠道,助力优质农产品、特色文化走出宣城,提升品牌影响力。同时,联动长三角巾帼力量,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促进资源共享与跨区域合作,凝聚乡村振兴巾帼合力,共绘“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新图景。(记者 张敬波)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