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假扶贫之名,长形式主义之风
发稿时间:2018-07-03 10:00:00 来源: 大学生村官之家网
勿假扶贫之名,长形式主义之风
——评人民日报《谈四风新表现:让群众满意还是让领导注意》
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而人民日报《谈四风新表现:让群众满意还是让领导注意》一文中也提及“一些人之所以把工作重心放在‘领导注意’上,表面看是对上级负责,实则是为了自己的‘注意力政绩’。”而在我看来,形式主义之风在近年来的工作中最为隐晦的表现就是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扶贫开发工作中。
扶贫成效应在干部群众心中,而不是在贫困户“墙”上
“户户通”作为扶贫成效公示牌的一种,尽管在层层落实责任,保障公平、公开、公正的开展扶贫开发工作中有着良好的初衷,但随着扶贫工作的推进,它的负面效果也开始暴露,有时甚至是弊大于利:一是将姓名、电话、收入、致贫原因等公民个人信息全部在贫困户的门口或庭院内上墙公示,这样做实则是侵犯了当事人的个人隐私。二是这种将贫困群众的困难“示众”的行为不啻于揭开了他们的伤疤的同时再撒盐,给他们带来严重的心灵创伤,让他们自觉“低人一等”,极易挫败他们的脱贫斗志和致富信心,给他们脱贫致富的精神之路上布上荆棘。三是孔子言“不患寡而患不均”,将贫困户享有的帮扶措施公示于“户户通”中的行为虽然方便了各级领导的检查,但也埋下了其他群众心中不平衡感的种子,尤其是困难边缘户。
《谈四风新表现:让群众满意还是让领导注意》一文中还指出:作风问题的核心,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通过作风建设我们可以拉近党和人民的距离。然而有些“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没注意”,这种新“四风”的表现无时不刻在提醒着我们,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最容不下形式主义的是这场没有硝烟弥漫的战争
脱贫攻坚的战斗已到了最艰难的时刻,面对着贫中贫和困中困,我觉得只有更加精准的识别、深化帮扶措施、保障时效和实效,将全体扶贫攻坚的战士从充满隐晦形势主义气息的类似“户户通”一列的数据表格中解脱出来,真正的让他们深入到田间地头去调查、去动员、去开导,将“扶贫先扶志”落到实处,才是切实提高扶贫成效之举。
就实际情况而言,当前各地都建立起了针对“挂包帮”、“转走访”以及驻村工作队的考核体系,对于贫困户的家庭、收入等相关信息在扶贫手册、入户调查表和各级相关单位的反馈资料中都有极为详细的量化数据。这种“挂牌展示”的行为就颇显多余,而非要将“户户通”公式在“墙”的行为不正是假扶贫之名,助长了“吸引领导注意而不得群众满意”的形式主义之风么?
社会主义新形势需要“新思考”
在帮助困难群众摆脱贫困、致富创收的过程中,应该采取怎么样的方式去拿捏,避免出现对困难群众既侵隐私又伤自尊的情况,还是值得基层部门和基层领导认真思考的。另外,在我们进行扶贫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尊重每一个群体;受助群众也好、扶贫工作人员也罢,应该了解他们最真实的感受,不要摆出一副高人一等的“施舍者”姿态。要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树立起困难群众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支撑起苦战于一线工作者的后盾,将扶贫开发工作的本旨真正扎根到群众心中。
云南省大理州双廊镇伙山村大学生村官 施沐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