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农村带头人队伍发展壮大的“生力军”“力量源”,村级党组织后备力量素质高低和能力强弱,不仅关乎基层队伍的整体形象,更影响着乡村振兴的成效。让后备力量这个“关键变量”成为乡村振兴的“最大增量”,才能为乡村长远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引凤先筑巢,兴业必储才。坚持“好中选好、优中选优”的原则,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选才视野、广开进贤之路,把更多懂技术、有情怀的“土专家”“田秀才”,懂经营、善治理的“新农人”识别出来。跳出“就地打转”的惯性思维,加强在外人员对接联络,打好“乡情牌”“乡愁牌”,把有意向返乡创业、从事农村基层工作的优秀人员集聚到村级党组织后备力量队伍中来。
骏马是跑出来的,强兵是练出来的。让后备力量“备而有为”,就要为他们提供舞台。大胆选用优秀后备力量,引导他们参与到村级事务管理、发展规划等日常工作中去,真正让他们了解农村实际情况。以重大项目、重点岗位、重要任务等工作一线为练兵场,安排后备力量投身急难险重工作中去,有针对性提升处理复杂问题、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
推动后备力量从“有位”迈向“有为”,还要抓住关键时期,精心墩苗育穗。落实导师帮带制,从乡镇包联领导、联村机关干部或村党组织书记中明确培养导师,实行“一对一”“多对一”帮带,根据后备力量的特长和乡村发展需求,制定培养方案,全方位全过程跟进指导。鼓励和支持后备力量参加学历提升、业务专题培训充电蓄能,积极选派他们参加实地考察学习活动,不断提升乡村振兴的综合素质。(王方 叶宗场)